
来源:中山大学 | 作者:李思琪 | 2015-12-14 11:55
在体验VR纪录片《舞狮》的嘉宾。
12月12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和李强工作室合作,在首届“新-新闻传播教育论坛”上推出国内新闻院校首部VR(虚拟现实)纪录片《舞狮》。这部纪录片主要由中大传设院学生拍摄,时长3分47秒,取景于佛山市禅城区黄飞鸿纪念馆。全片用粤语进行配音,以虚拟现实手段展现了舞狮表演,聚焦佛山舞狮文化的来源和发展。
VR全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视觉等感官。这种产生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影像世界技术,即为360°-VR-Video。为拍摄此片,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成立VR报道工作坊。“我们在国内新闻院校最早引进VR项目,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学实验,目的在于把新的视觉手段引入到传统的新闻报道领域,并且探索其可能性。”中大传设院创意媒体系副主任杜江副教授说。他还引用了二战时期史迪威将军的一句话:“要想知道未来的情形,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自去走一走。”
在技术指导李强先生的辅导下,VR报道工作坊的13名学生成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VR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活动,走访了佛山黄飞鸿纪念馆、汉溪长隆等地。VR报道工作坊的队员们从闻所未闻,到亲自参与VR视频的拍摄制作,深刻体验到了这种新视觉技术与传统摄像技术的区别。
不过,在拍摄过程中,年轻的团队也遇上了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拍摄第一天,佛山下起了大雨,湿冷的天气导致无法正常开拍,队员们只能利用时间展开关于拍摄细节的讨论。第二天气终于放晴,但在准备开始拍摄时,出现了一个意外:由于没有估算好设备的电量分配,前期拍摄空镜头的时候消耗了过多电量,导致器材剩余的电量不足,无法供应设备运行到整个拍摄结束。这时候,气氛顿时变得紧张,几个队员奔回旅馆取充电器,其他人则在拍摄现场寻找插座和电源。最后,舞狮队先进行一段常规表演,等机器重新充满了电,正式完成了拍摄。
12月12和13日,参加首届“新-新闻传播教育论坛”的各地院校老师们,在中大传设院观看了这部VR纪录片《舞狮》。大家普遍为这种新技术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感到兴奋,认为VR视觉技术带来了强劲的视觉震撼力,传达了一种全景式的观看体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在国内新闻院校率先推出VR纪录片,旨在运用新兴、前沿的传播技术,探索将新视觉手段运用新闻报道领域的可行性。李强认为,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到虚拟现实设备,VR颠覆了人类体验世界的传统方式,开启了“真实体验”的虚拟革命。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生活的世界上将出现不同于物理世界的另一个平行世界。(供稿:中山大学谷河传媒学生记者 李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