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全国报业大调研④:“人才强报”的泰安战略

来源: 传媒融中对(公众号) | 2018-07-07 12:12

在媒体加速推进融合发展的当下,泰安传媒集团将人才视为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扫码手机轻阅读

编者按:根据中宣部大调研的要求,中国报业协会迅速行动,组织开展了全行业的大调研活动。中国报协调研组深入有关报社,陆续推出了一组大调研报告。其中调研报告《巩固党报主流舆论阵地 提升党报影响力的广安路径》,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就贯彻落实该批示精神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按照大调研的日程安排,第四站走进泰安传媒集团。泰安坐拥东岳泰山,诗圣杜甫在《望岳》一诗中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媒体加速推进融合发展的当下,泰安传媒集团将人才视为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视为强基固本、创新发展的“泰山石”,逐步实现由感情留人向事业留人的转变,实现了引进人才带动产业与注重培养鼓励发展的良性互动,打响了“人才强报”的泰安战略。

全国报业大调研④:“人才强报”的泰安战略

中国报业协会调研组

人才永远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是第一资源。抓住了人才,就等于用“泰山石”夯实了事业发展的基础。当前,面对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大批优秀报人为寻求新发展,“下海”创业、转投新媒体等离职潮正一波波掀起。这对深陷危机的传统报业无疑雪上加霜,报业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泰安传媒集团在人才问题上从不敢含糊。面对传统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泰报从推进人才机制改革起步,逐步实现了从感情留人向事业留人的转变,实现了引进人才带动产业与注重培养鼓励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人才专业化和工作专向性的较好结合,在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推动报业升级发展上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

一、同工同酬:善待每一块“泰山石”

巍巍泰山,是由一块块“泰山石”垒积起来的。就此而言,没有一块“泰山石”是“没用的石头”。秉持这一理念,我们从2008年开始,围绕体制机制问题,先后进行了4次综合改革,从中层竞争上岗、全员双向选择,到职级分开、深入分配体制改革,再到打通全员晋升通道,最后实现全员集团聘任、同工同酬。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解决了在编人员与聘用人员身份待遇不一的问题,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更化解了人才与发展的矛盾,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虽然,每一次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和压力,但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员工对进步的期望,让我们始终坚定改革的脚步。

2016年开始,集团本着“结构调整、分灶吃饭、成本控制、利润考核”的原则,推进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经营性公司按照集团自主经营暂行办法,在薪酬分配上拥有自主权,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一次被激发。持续深化的改革,帮助我们转变了观念、激活了机制、激励了员工,也真正融入了市场竞争体系。2019年,泰报第五轮综合改革,将再一次拉开。

二、靠事业留人:传承“泰山石”精神

近年来,泰安传媒集团始终坚持深度跨界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传媒业、现代会展、文化地产、体育产业、教育培训、系统集成、服务外包承接等多元产业集聚发展的生动局面。庞大的产业基础,为我们留住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实现了靠感情留人向靠事业留人的转变。

“泰山石”精神,就是“泰山石敢当”的担当精神。泰山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10亿元,经过积极争取,泰安市政府决定将会展中心管理运营权交给集团,这给我们升级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平台。如此庞然大物,如何实现高点起步、快速发展成为集团乃至泰安市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面对千钧重担,我们积极传承“泰山石”精神,集团勇于担当、统筹考虑,充分利用报业经营人才的巨大优势,在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优中选优,把最优秀的地方版公司老总、采编一线最优秀的部门主任、广告部门最能干的行业老总等一大批骨干抽调会展中心,全权开展会展业务。实践证明,当初集团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报人是能够经得起市场竞争考验的。

自2015年泰山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运营以来,3年时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30场次,经过磨练,会展团队由一个个门外汉成长为具有一流行业水准的专业运营队伍,打响了泰山会展的品牌,形成了成功的泰安模式。现在,泰报会展上升势头强劲,已经成长为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  

另外,我们还要求全员树立大经营意识,鼓励内部创业,给有思路、有想法、有办法的职工提供一流的创业成才平台和优惠政策。集团对媒体和经营转型提供必要的资本融资和人才支持,全力向转型一线倾斜,做好服务保障,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三、打造“醉心石”: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泰山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杂岩之一,“泰山石”是一广义的概念,它由醉心石、燕子石、冰川石等多种奇石组成,其中“醉心石”是独一无二的奇石构造现象。

对于报业而言,“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就是打造出“醉心石”。我们通过泰报的社会影响力和泰安传媒集团国企的先天性优势,积极吸纳优秀人才,给予引进人才足够的平台和资金支持,实现引进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目的。

在泰安传媒集团,不乏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优势产业的案例。泰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就在我们引进专业的系统集成人才刘继强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泰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拥有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安防资质、双软认证等国家资质。从2014年起步,经过短暂的发展,业务范围已经实现了对泰城教育系统信息业务的全覆盖,拿下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市政府信息化采购合同,并且已经延伸到了莱芜、德州等周边城市。在一个人的带动下,泰报网络传媒已经发展成年营收过千万的一流系统集成公司。

在传媒产业方面,我们通过引进新浪体育著名足球记者牛志明,重点打造泰山体育品牌,两年时间大获成功。不仅足球报道颇具特色,更是带动了泰山晚报的品牌建设乃至广告发行。我们还引进了市内最牛的新闻专题片制作人才常华,引进电台人气主播晨曦,全力打造泰报音视频板块,获得了空前成功,目前音视频工作室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变现能力,开拓了专题宣传片制作新市场。

四、培养高端人才:像“泰山石”一样坚韧

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

对于人才,我们既重视使用,更重视培养。在泰报,有一个共识,“称职就是人才,创新就是优秀人才”。因此,我们重视对一切人才的培养,为一切可塑之才提供最大成才、成功的可能。在泰山晚报,除了总编之外,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充满创造力,同时对外面的世界也怀有抱负。在集团内部,我们通过周期性的综合改革,为有抱负有作为的年轻人提供上升空间,营造了有作为就有地位的良好氛围;对于个人,集团始终坚持开放的态度,我们不仅不限制而是鼓励优秀人才继续深造、继续提升。一方面,我们与南京大学新闻学院合作,为年轻人提供攻读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机会;一方面,我们鼓励年轻人走出去迈向更大的平台。

实践证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略是深得人心的。新闻骨干郑世伟,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泰报,是伴随着泰山晚报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年轻人。2012年,郑世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京报,经过两年“深造”,重新回归,目前担任最泰安全媒体发布平台副主任。重视人才培养,我们不仅舍得投入,还会给他们创造足够大的成长空间和岗位待遇,使得人尽其才,让人才有地位更有尊严。

足球新闻是泰报媒体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一个重点。实践中,我们不仅重视引进知名体育人,更加重视培养自己的专业记者。短时间内,泰山晚报泰山体育已经成为报道山东鲁能泰山足球最全面、最权威的媒体之一,记者左海涛,快速成长,在圈内声名鹊起。2014年巴西世界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我们都派出了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团队,为我们的专业记者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在2017年“JENESYS2.0”第三批中国青年媒体工作者访日交流代表团中,同样也闪现着泰报一线记者的身影。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从不吝啬,只要他们够优秀,泰报就会努力创造他们想要的平台。

五、赋能“泰山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越是全民记者时代越应该建设一支更加专业的编辑记者队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产品更优质,更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泰报,在年轻的编辑记者当中,已经成长了一批各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如我们的经营骨干贾娟、张范荣、史文杰,新闻骨干蒋永琳,体育名记牛志明、左海涛,全国摄影银奖得主陈阳等等,80后甚至90后的他们已经成为泰报媒体的中坚力量。

媒体进入深度融合时代,图片设计、视频剪录、H5制作、设备维护、软件开发等等,传统报业对人才专业性的要求更加突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把新闻产品做优,把传播渠道做通,把策划创意做新,把产业拓展做深等等,我们需要这些专业人才发挥专长,专心致志做出成绩、做出优势和竞争力。在泰报,对于这些媒体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让他们专心业务不承担任何广告经营任务,安心把业务做好做强。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只有尽己所能,坚持开放的心态,用发展、用事业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才能在竞争中有所作为,才能真正打赢这场报业转型战。(执笔:戴冰 周劲)

原标题:全国报业大调研④:“人才强报”的泰安战略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中国报业大调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