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全国报业大调研⑬: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新余经验

来源:传媒融中对(公众号) | 2018-08-09 16:54

新余日报融媒体改革获得中国报业融合创新奖30强,新余发布“两微一端”获得全国政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被评为江西省报业先进单位。
扫码手机轻阅读

编者按:根据中宣部大调研的要求,中国报业协会迅速行动,组织开展了全国报业大调研活动。相关调研文章,中宣部蒋建国副部长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报业协会张建星理事长就贯彻落实批示精神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按照大调研的日程安排,第十三站走进新余日报社。新余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此活动;新余生态优良,是全国22个国家森林城市之一,全国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座落其中;新余工业发达,是江西省新兴工业城市,工业化率达51.2%。近年来,新余日报社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通过搭建移动新媒体平台和中央厨房采编指挥系统,改革新闻生产工作流程、组织架构和考核机制,加快推进融媒体改革创新,在不增加人事编制,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打造出“报、网、微、端”七大媒体平台,形成齐唱主旋律,共奏大合唱的立体化宣传格局,有力提升了党报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新余日报融媒体改革获得中国报业融合创新奖30强,新余发布“两微一端”获得全国政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被评为江西省报业先进单位。

全国报业大调研⑬: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新余经验

中国报业协会调研组

战略规划:确立改革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报社党组在深入调研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一二三四五”改革发展战略。

“一”:坚定一个理念,即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二”:狠抓两条主线,即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通过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党报“四力”,通过经营转型升级提高创收能力。

“三”:坚持三个并重,即坚持融合发展理念与互联网思维并重、内容生产与技术革新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四”:突出“四个融合”,即突出内容、渠道、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

“五”:实现“五大目标”,即实现提高新闻时效、拓展传播范围、加强互动体验、扩大传播效果、增强营收能力。

战术路径:打造平台+优化流程

一方面,坚定移动优先,打造融合平台。

1、建立融媒体中心。按照移动优先发展战略,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新余发布“两微一端”(新余发布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于2016年4月21日正式上线,2018年4月13日,新余市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采编指挥系统)建成投入使用,中央厨房采用江西日报赣鄱云平台技术,实现了本地新闻与省级党报自动融合抓取。

2、升级改造新闻客户端。将市县乡村(社区)“四级”政务媒体融合在一起,通过新余发布新闻客户端实现了手机读报、看广播电视新闻、浏览全市主要新闻网站及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功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融媒体产品。按照“新闻+服务”理念,新余发布新闻客户端还具有“公交线路查询”“汽车违章查询”“电影在线购票”“家政”“列车查询”等便民查询和商品展示、在线购物、大型活动线上移动直播等功能,增强了客户端的用户粘性。

3、打造融媒体传播平台。依托“中央厨房”打造融媒体平台。记者随时将采访稿件传至“中央厨房”,实现新闻资源汇集,“中央厨房”各媒体编辑经过分类加工,提供给不同媒体共享使用。报社旗下的新余日报、新余发布“两微一端”、新余新闻网、新余手机报和余视频七大媒体发布终端,通过“中央厨房”可以实现新闻策划、采编、审核、发布、传播效果评价等一体化,形成滚动式、多样性、全天候、立体化传播格局,达到了“新闻梯次发布、报道循环传播、多维关注世界、立体宣传新余”的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新余发布“两微一端”聚集粉丝近200万,超过全市总人口数,其中,新余发布新闻移动客户端下载用户数达25万,微信粉丝超过11万,微博粉丝161万,新余发布微信、微博在全国政务新媒体指数周榜、月榜排名居前50名,在全省11个设区市移动政务新媒体指数排名前二位,新余发布微博入围全国百强“两位一端”候选,居全省政务类微博前二位。

另一方面,改革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

1、实行机构融合。新余日报社原有的机构是按照媒体平台设置,日报、晚报、新媒体各有自己的采访部、编辑部,各自为各自的媒体平台从事新闻采编业务,相对分散独立,组织架构不利于融合发展。为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我们制定出台《新余日报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将没有公开刊号的晚报撤并到日报,同时,将原有日报、晚报、新媒体相对分散的组织架构,整合组建融媒体采访中心、融媒体发布中心、融媒体视觉中心、融媒体经营中心和融媒体管理中心“五大中心”,明确采访中心和视觉中心的所有记者为全媒体记者,负责为全媒体采集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新闻内容,发布中心负责全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遴选、编辑和发布,经营中心负责全媒体广告经营,管理中心负责党务政务财务考核等后勤管理。通过机构整合和重新明确职能,引导大家树立全媒体记者编辑理念。

2、实行新闻采编审发融合。制定出台《融媒体采编审发工作流程》,要求记者外出采访必须第一时间向发布中心新媒体传送短文章、短视频和现场图片,新媒体编辑根据微信、微博、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的传播特点,进行再加工编辑制作,经新媒体编辑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审定后实时在新媒体推送,采访结束后,记者再根据采访掌握的新闻素材写成比较全面整体的深度文章,经采访中心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审核交发布中心的报纸编辑选用,按程序审核后排版第二天见报,做到一次采集,多样生成,多元发布。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和网站等实时追踪,及时与用户互动引导,汇成新闻流。

3、实行绩效考核机制融合。改革人事薪酬制度,不以职级、职称取酬,实行“以岗定薪”、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绩效工资为主的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在编人员与聘用人员“同工同酬”。出台《新余日报社融媒体采编绩效考核办法》,对报纸编辑、新媒体编辑、纸媒用稿、新媒用稿分别实行等级打分制,按工分绩效取酬,建立激励机制,同时提高每位编辑记者核定完成工分基数,倒逼记者必须积极向新媒体供稿。对新媒体稿件,根据其时效性、新闻价值、文章质量和阅读转化率,综合评定基本分数。建立新闻质量和编辑质量奖惩机制,在每月评选报纸好新闻、好版面的基础上,对新余发布在全国政务新媒体指数排行(周榜)和全省政务新媒体活跃指数排行(月榜)情况进行奖惩,对新余发布单条阅读量、平均点击量和新余新闻网访问量情况进行奖惩。

4、实行广告经营融合。坚持办好媒体与经营创收两手抓、两手硬,按照“事业的归事业,市场的归市场”原则,组建新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理运营报社全媒体广告经营及报纸发行等市场经营业务,实行公司化运作、总经理负责制,报社对公司实行目标考核,向报社上缴利润。改革以后,公司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经营转型升级路子,在全国报纸广告收入普遍断崖式下滑的形势下,公司经营收入保持了稳中有升、逆势上扬,为报社融媒体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经济保障。

效果检阅:切实履行党报职责

战略规划的确立、战术路径的选择,最终的落点是在效果的呈现上,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建立良好的效果检阅评估机制,是战略规划、战术路径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旺盛战斗力的基础反哺。对此,新余日报社建立了“三服务”的效果检阅机制:

一是服务大局,当好党的声音传播者。全力以赴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选派优秀记者编辑做好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会议报道,创新传播手段和方法,在报纸和新媒体重要位置开设专题专栏,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在重大问题上不失声、不缺位。

二是服务群众,当好体察民意的沟通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主线,以反映老百姓的愿望呼声为己任,深入开展“走转改”、“锐青年记者走基层”活动,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近两年50件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连续两年作品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通过策划“新闻扶贫”、“扶贫攻坚记者行”活动,利用党报的影响力公信力,先后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线上线下销售葡萄、杨梅、玉米、毛豆等农产品,一次性销售葡萄2万多斤、玉米10多万斤。在新余发布新闻移动客户端开设“掌上问政”栏目,搭建起“网上群众路线”新渠道,老百姓借助智能手机就可以便捷反映自己的诉求,并上传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问政栏目记者采访核实后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处理,两年来先后为群众协调解决诉求2000多件,实现了网上倾听民意、疏解民忧、服务民生的效果,深受群众喜爱,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媒体同行推广。

三是服务发展,当好凝心聚力的推动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不断推出了一批工业经济、项目建设、环境保护、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宣传,深挖典型经验、讲好新余故事,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外宣稿件120余篇,完成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外宣200余篇,比两年前翻了一番,为新余建设“三区两典范”,再铸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执笔 胡春俊   编辑 周劲)

原标题:全国报业大调研⑬: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新余经验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中国报业大调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