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全国报业大调研⑲:报业布局“To G”端产业的瑞安模式

来源:传媒融中对(公众号) | 2018-08-24 14:34

经过五年多的摸索实践,最终探索出一套集标准化服务体系和众创空间快速复制力为一体的园区盈利模式,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专家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
扫码手机轻阅读

编者按:根据中宣部大调研的要求,中国报业协会迅速行动,组织开展了全国报业大调研活动。相关调研文章,中宣部蒋建国副部长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报业协会张建星理事长就贯彻落实批示精神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按照大调研的日程安排,第19站走进浙江瑞安日报社。瑞安市隶属温州,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2013年,瑞安日报开始转向探索基于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开始在瑞安一企业闲置厂房里(现浙报传媒瑞安电商文创园)大展拳脚。经过五年多的摸索实践,最终探索出一套集标准化服务体系和众创空间快速复制力为一体的园区盈利模式,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专家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请看本期调研报告。

全国报业大调研⑲:报业布局“To G”端产业的瑞安模式

中国报业协会调研组

在新技术快速发展和传统媒体经营下滑的双重压力下,传媒行业的内容生产和经营模式都在发生巨变,“报纸消亡”的论调不绝于耳,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寻找经营创新转型的新蓝海,成为传媒产业扭转危机的当务之急。

数年前,瑞安日报与众多报业一样,也触及了To B、To C这片深水,而在实践中发现,有着国有体制的传统媒体面向市场竞争时,总是束手束脚,难以施展。只有紧紧跟着党走,站在市场的风口,摸准政府部门的需求,寻找挖掘适合报业的ToG端业务,培养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才能找到传媒产业的新蓝海。

一、布局文创产业 ,是瑞安日报富有前瞻的创新之举

1.城市魔方——瑞安塘下城市文化综合体

2013年底,由瑞安日报倾力打造的瑞安首家文化创意主题街区——“城市魔方”青春168文化产业园,正进入如火如荼地建设阶段。这是瑞安日报探索报业转型,触及“To G”端产业创新服务的开端。该项目也是瑞安市首次尝试政府资助社会化服务的半公益性项目。项目采用瑞安日报有限公司主导,塘下镇政府(塘下新区管委会)支持,镇相关文体社会团体协会等第三方协作的创新模式开发建设。

该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7960平方米,配套绿地6926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5000万元。为瑞安市首个集儿童教育培训、儿童休闲娱乐、成人健身娱乐、文化汇演、产业会展、时尚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辐射瑞安及温州部分地区。

2. 创E工场——浙报传媒瑞安电商文创园

2015年7月,由瑞安日报有限公司依托浙报传媒资源优势及政府支撑,投资8000万元,整体策划运营的“产业互联网双创服务基地”项目(创E工场——浙报传媒瑞安电商文创园)正式启动。在整体的大框架和精准定位下,原先闲置的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创新创业电商园区。在总占地70余亩内,规划了创新企业集聚区、众创孵化空间、创业加速器、F2C直营区、设计师联盟、公共服务中心等核心板块,同时还配备创客咖啡、员工餐厅等配套服务,为创业者们打造了一个完备的创业生态圈。

其中,“创E公社”是瑞安首个全免费全要素的众创空间。场地总面积8845平方米,公共服务场地面积3030平方米,占总面积近35%。拥有创业工位173个,拥有专兼职导师71名,与27家创投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017年入驻创业团队和企业数量65家,截止2018年5月累计入驻创业团队和企业数量176家。

3.墨客工场——温州网络文学原创IP众创空间

有了前两个园区的成功经验,瑞安日报名声在外,项目不请自来。2017年12月6日,受温州市委宣传部委托,由瑞安日报承接打造运营的温州网络文学原创IP众创空间——“墨客工厂”揭开面纱。它位于浙南·云谷F幢三层,整个空间分为展示区、网文书屋、众创工作区、核心创作区以及健身休闲区等,旨在打造网络文学全产业链,成为中国首个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双创服务平台。此外,它还将和本土时尚轻工产业紧密结合,推动温州轻工产业转型升级。墨客工场也是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探索“艺术对接市场”、“才华转换财富”的发展路子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目前,墨客工场已与何常在、苍天白鹤、蒋胜男、青子、善水、圣骑士的传说、锦竹、水湄伊人、那那、解语等大神作家签约;与咪咕、掌阅文化、杭州趣阅、书香云集、爱阅读、温州网易、谷臻工场、福州畅读、视客、正栩影视、繁星中文、我喜欢网络、爆侃网文、十音文学、致青春等二十余家相关机构达成平台合作。

4.数智工场——瑞安智造科创服务中心

智造科创服务中心坐落于瑞安特色装备小镇,计划打造八大服务平台,旨在范围内高效组合人才、技术、资本等双创要素,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机构等载体平台,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瑞安制造双创事业发展的新高地,从而全面促进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数智工场已经确认入住的的企业、项目有江南供电所分点、温州幻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温州酷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酷玩星球)、快乐发明—阁巷分点等,正在洽谈中的企业有荷兰籍华侨的智能充电桩项目、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实践点等。数智工场将协助入驻创业项目宣传推广,对接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帮助入驻创业项目对接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发展所需其它资源并承接工商、税务、法务、人事、知识产权代理等工作,代为申报各项奖励及补贴。

瑞安市政府近期还将瑞安科技大市场、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项目委托瑞安日报运维。

5.模式输出——产业布局走出温州

除了旗下现有的四大园区,目前瑞安日报已收到瑞安平阳、绍兴柯桥、江苏丹阳、广东佛山等多地政府、媒体的合作意向。今年8月11日,3.9万方的柯桥文创园正式签约,由此,瑞安日报文创产业走出温州。预计通过两三年的扩张,将达到管理园区6-8个、合计面积20万方以上。

二、收获外延业务,是瑞安日报富有创意的探索之策

1.承接展厅建设工程

依靠打造多处园区空间策展的成功试验,瑞安日报探索推出外延业务服务——展厅建设工程。如2016年承接政府补贴400万元的创E工场形象提升工程;2017年承接投资800万元的瑞安特色装备小镇基础改造工程和投资400万元的中国非公企业党建始源馆装修工程,以及投资200万元的温州墨客工场装修工程;2018年承接总投资330万元的瑞安市档案局城市展厅工程和投资近100万元的温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建展厅,以及瑞安非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等。

2.承揽大型活动

以园区为载体,我们还承揽了瑞安市全球科创大会、瑞安市创业创新大赛、温州网络文学全产业融合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其中,瑞安市创业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目前在筹备中。两年来,通过创业创新大赛,挖掘了扶持了许多创业项目,有潜力的项目还得到国内多家创投机构的支持。其中,把总部从上海迁入浙报传媒电商文创园内的视客VR,获得2017年瑞安市创业创新大赛的二等奖,目前体验店覆盖到了全国40多个城市186家门店,年营业额达2.3亿元,其CEO陈贝尔今年还入选福布斯2018年度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

此外,还举办政府效能年度比学赶超活动、瑞安市云江科创大会等。结合当下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及各级现场会等,从策划、布展到执行提供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基本垄断瑞安本土市场,并应邀参与温州市级活动的承办。

3、G端品牌策划服务

依靠对政策的深度解读及专业化的团队,瑞安日报除了负责为瑞安本土的侨贸小镇、曹村乡村振兴计划等重大项目提供品牌策划外,还应邀为广东佛山玉文化产业园、浙江平阳鸣山非遗古村落、绍兴柯桥集贤198文创园、浙江文成伯温文创园等提供规划设计支撑。

三、创新举措,是瑞安日报富有特色的理论之基

瑞安日报坚持从观念、思路、机制、技术、资本五大方向入手改革创新,逐步探索构建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枢纽型传媒基本框架,逐渐培育出与本土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家级服务体系以及系统性的园区复制模式。通过充分挖掘政府需求,建设特色不同的产业园区,形成从园区建设到活动运维一体化,从单一空间到连锁化发展,从自己投资到零成本运作模式,并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

一是引入互联网思维。树立起“用户体验为王”的理念,结合政策导向、实际情况、经济水平、创业氛围等多方因素,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是强化增量改革。发挥党报政治优势、本土线下资源经验、客户良好合作关系,依托浙报集团强大资源脉络和产业背景,将最丰厚的资源转化为最强大的软实力。

三是科学融合发展。以“深耕主业、多元开拓、精准服务”的目标,推进智慧新闻、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产业建设,园区项目作为智慧产业入口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成功搭建区域城市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我们才有可能在产业互联网这片蓝海抢占先机,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四是建设三大平台。积极打造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用户沉淀平台建设,把商业模式从单一广告模式转变为多元服务模式,把媒体运营平台转变为“孵化+服务+创投”平台,进而实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再造。

五是推进资本转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孵化新项目,通过打造“零成本创业”的众创空间,吸引创新创业青年集聚园区;通过承办活动,积极吸纳优质项目入孵;发挥本报自身品牌和人脉,吸引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或机构来组建相应的产业基金,在分散风险的基础上来孵化新项目。

四、人才保障,是瑞安日报富有创新的发展之石

“To G”端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得益于三个团队的建设:

1.品牌创意部,共7人,包括创意策划、空间设计、品牌设计等人员,主要负责园区规划定位、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品牌形象提升等模块。

2.园区运营组,共15人,设立四个项目组,负责四个园区的招商、活动策划执行、政府补助申报、日常服务管理等。

3.新媒体部,共27人,分三个项目组,其中“智慧政务项目组”13人,程序员5、设计1、运营编辑6;“全媒体整合传播项目组”7人,采编4、设计1、后勤1;“影视发展项目组”7人。为各类园区提供技术支撑。

五、主要成效,是瑞安日报富有诗意的得胜之歌

目前,运行比较成熟的创E公社已被认定为浙江省级众创空间,2017年温州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荣获浙江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温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温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等荣誉。且有瑞安市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培训实践基地、瑞安市女性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瑞安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落户空间。

该园区也连续三年被浙江省商务厅列入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名录、温州市十大网络经济发展典型示范园区,荣获2015年度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考核优秀单位、温州第四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温州市重点文化产业园等30余项荣誉。作为园区运营方的瑞报公司也荣获温州市重点文化企业、温州市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先进集体、温州市服务业“双百”企业等荣誉。

瑞安日报文化产业方面年营收接近3000万元,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称“以《萧山日报》、《瑞安日报》为代表的县市报发力媒体融合,打造区域媒体融合发展范式。”

(执笔:薛琳核 编辑:周劲)

原标题:全国报业大调研⑲:报业布局“To G”端产业的瑞安模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