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全国报业大调研⑳:报业多元经营的舟山维度

来源:传媒融中对(公众号) | 2018-08-25 15:03

舟报小记者成立于1998年,舟山日报社是浙江省最早成立“小记者”组织的报社。
扫码手机轻阅读

编者按:根据中宣部大调研的要求,中国报业协会迅速行动,组织开展了全国报业大调研活动。相关调研文章,中宣部蒋建国副部长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报业协会张建星理事长就贯彻落实批示精神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按照大调研的日程安排,第20站走进浙江舟山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舟报集团)。舟山东接东海、北邻上海、西靠杭州湾,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还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东海鱼仓”“海鲜之都”之誉。舟报集团“靠海兴海”,以探索多元经营和跨界发展的方式,围绕“发挥报社自身优势,把握舟山发展需求”这一宗旨,通过搭建各种平台、整合自身资源,积极探索符合当下媒体环境、具有海洋海岛特色的多元产业跨界实践,从广、深、新三个维度,开拓出一片全新的经营蓝海。请看本期调研报告。

全国报业大调研⑳:报业多元经营的舟山维度

中国报业协会调研组

一、立足本地需求,实施产业”广“布局

新的媒体时代,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舟山群岛新区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家系列战略项目纷纷落地,如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百年波音首个海外完工交付中心、绿色石化基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舟山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从海岛渔村走到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面前,舟山最缺什么?舟山报业传媒集团能做些什么?

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媒体环境下,媒体必须从原来的“从为读者办报”向“为用户办事”升级,增加服务功能。结合舟山实际,舟报集团深度参与舟山群岛新区及浙江(舟山)自贸区建设的各个环节,主动与各单位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成立舟山日报地产研究院,助推城市经营品质;

——培育“舟报物流”“舟报会展”“舟网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品牌。其中“舟报物流”是在自办发行队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自办发行经过20多年的积累后,拥有良好的客户数据资源、发行服务网络、配送作业系统以及品牌优势,拥有现成的人员、车辆、场地。 2014年,纸媒经济初显下滑趋势,报纸发行量下跌,投递人员过剩,在此情况下,开通了天猫超市在舟山地区的落地配物流,通过加减并举,整合出一批优秀的投递人员转岗到物流岗位,开启向现代物流转型之路。舟山是个群岛城市,岛屿众多,配送物流需多层水水中转,配送成本高、难度大,每逢大促,许多物流公司都会出现爆仓的情况,而舟报物流却能凭借强大的党报发行网络顺利度过一次次“大考”。2017年“舟报物流”产值达500多万元,其中近200万元以派费、奖金的形式补贴报纸投递员,稳定了党报发行队伍。

——打造“创智教育“,介入干部培训市场,注册成立创智培训有限公司,成为当地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党员干部培训的公司。“创智教育”一改坐堂式教学,转向行动教学、异地办学转型,深受党员干部喜爱。两年来,先后设计了河南新中国创业线(兰考焦裕禄、林州红旗渠)、改革开放线(深圳、珠海、厦门)、太行红旗线(平型关、八路军总部等)等一批深受学员好评的原创线路,举办各类培训班近90班次培训,学员超过5000人次;基地立足舟山,辐射至全国,在江西、河南、江苏、山东、广东、福建、贵州、北京、河北、辽宁、山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陕西、广西等18个省市相继开辟了线路;通过结合不同培训项目的特点,设定系统教学评估标准,助力当地政府提升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助力社会基层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受到各级政企部门的欢迎。目前,合作单位从市级单位到社区村,实现了五级覆盖。

二、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产业”深“布局

转型,固然不是转行。贸然进入其他领域参与市场竞争,无论管理水平、专业素养还是资金实力都缺乏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公信力、权威性、美誉度十分宝贵,舟报传媒集团的转型,是围绕自身核心优势拓展而开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除“舟报物流”是利用集团原有的资源开拓的以外,“行走的课堂”也是利用报业影响力发展起来的教育品牌,经过多年深耕已在白沙岛建立了全国报业首个小记者采访实践基地,已着手在蚂蚁岛建立中国报业小记者海洋研学基地,利用舟山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做大做强小记者培训产业。

舟报小记者成立于1998年,舟山日报社是浙江省最早成立“小记者”组织的报社。通过20年的深耕,已在全市各大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建立了舟报小记者学生记者站;为了增加粘连和互动,每年推出100多次的线上线下活动,活动涵盖大自然课程、理智生存、军事体验、艺术美学、素质拓展、心理成长及科学实验等十几个大类,舟报小记者“行走的课堂”这一品牌在当地教育界深入人心。一大批舟报“小记者”活跃在新区的群岛乡村,并成为晚报进入千家万户的有效推手。同时,活动每年还能给报社带来数百万元的经营收入。

舟山城市小,人口少,但在舟山的三小时经济圈内,有100多万的中小学生,这为报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2015年报社在白沙岛建立了中国报业首个小记者采访实践基地,今年舟报小记者还将在蚂蚁岛建立中国报业小记者海洋研学基地。报业依托舟山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借势造势,拉长传媒产业链,拓展多元经营,搭起了商家和市民之间的桥梁。用互联网思维与政府、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把特色转化成优势,抓住机遇敞开怀抱,打造新平台,让价值落地。

三、整合资源升级,实施产业”新“布局

媒体多元战略的核心是资源共享、风险分散。从产业相加到产业相融。过去,报业转型升级大力用“+”号,“报业+旅游”“报业+教育培训”“报业+物流”“报业+会展”等等。形成了1个集团公司+6个子公司+4个二级公司的产业发展总布局,传统媒体经营稳中有升,新兴产业势头强劲。未来,舟山报业传媒集团的多元战略,将更注重内部资源的相融相助,通过资源整合升级,实施产业的新布局,形成新的媒体优势,迎接新未来。

——教育培训。办好“新区教育”周刊,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学历教育、青少年教育培训,在舟报小记者团的基础上,建立小萤星艺术团,依托舟山海洋资源建设中国报业白沙岛、蚂蚁岛两大小记者基地,开发市外基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报业集团教育培训产业链,使教育培训成为新支柱产业。

——报业物流。积极参与组建全国报业电商联盟,打造本地化品质电商。加快报业发行向物流产业转型,深化与阿里等企业的合作,将舟报物流建设成为舟山最大的落地配企业,形成报业电商物流产业链,实现电商与物流的相融相长。

——报业文创。抓住新大楼使用契机,推进媒体产业向文创产业转型,在舟山新城的媒体创意中心建设文创产业园,提供优质服务和个性环境,集聚市内外文创企业共成长。

回首近五年来的探索,我们认为这些探索都为报业转型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是应对当下报业市场现状的战略选择,也是报业集团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报业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跋山涉水期,在改革新征程中,新情况、新矛盾将不断涌现,报业改革必须在互联网思维的框架下,完善服务、整合资源、再造优势、开拓蓝海。

(执笔:石焕斌 徐宏杰 金春玲   编辑:周劲)

原标题:全国报业大调研⑳:报业多元经营的舟山维度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中国报业大调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