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新华报业集团下发60题 要求3000员工当答卷人(全题)

来源:勤廉新华 | 2019-06-28 12:51

集团邀请各部门班子成员乃至全体干部员工一起就这“60题”展开调研
扫码手机轻阅读

编者按:6月27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向全体员工发出《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发展新格局:职责与使命》大调研60题,邀请各部门班子成员,乃至全体干部员工一起就这“60题”展开调研,全集团3000员工齐动手做集团高质量发展“答卷人”。

《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发展新格局:职责与使命》大调研60题

一、宏观布局方面

1、如何未雨绸缪,抢抓先机,紧紧把握5G时代重塑媒体生态的发展大势,进一步明晰建设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2、如何抓好集团顶层设计,打造各具特色、自主可控的新型传播平台,拓展集团新闻宣传和发展实力版图?

3、如何把握集团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迭代关系”,依据全媒体各平台特色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4、如何进一步增强各类纸质媒体在深度融合中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实现晚报、都市报增强生存发展和持续转型能力,专业报提升全媒体发展水平,《乡村干部报》深度开发,期刊方阵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大做强的目标?

5、如何顺应媒体智能化趋势,一手整合内部资源,一手借助高科技公司力量,加快改变技术落后状况,以技术支撑、引领媒体加快转型?

6、如何强化用户意识,坚持重心下沉,做好机关、高校、企业和基层一线宣传报道,加强地方分社布局,不断壮大影响力和实力?

7、如何在地方分社与报社总部之间形成既错位又联动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实做强省级和地方两个市场?如何理清现有市县新闻部和广告部等在管理分社方面的关系,建立健全集团对分社的管理架构模式?

8、如果通过考核或机制,鼓励引导分社为集团引入发展资源、引进重点项目,促进集团在市县“生根”发展,实现拓展成效“以一当十”?

9、如何抓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机遇,与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区域信息枢纽三大功能有效对接,打造地方分社新媒体平台,在加强区县服务中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

10、如何瞄准新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加快跨界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寻求发展支撑力强可持续的较大产业和项目,推动集团经营结构优化升级可持续?

二、内容生产方面

11、如何进一步增强政治家办全媒体意识,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要求贯穿到报网端微各媒体和策采编发全过程?

12、如何适应全媒体发展平台端口大量增加的新情况,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牢牢守住内容安全导向为魂的底线?

13、如何把握“四全”媒体丰富内涵,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在时间、空间、主体、效能四个维度上协调发力,全方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14、如何看待集团报网端微一体化发展现状,有哪些运行障碍和短板不足,对进一步推进融合,在创新组织架构、管理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有何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15、如何分析判断集团实施移动优先策略的成绩与不足,对缩小与国内同类先进平台的差距有何对策建议?在打造垂直类新媒体方面有何建议?

16、如何适应移动化、碎片化、图像化的信息传播趋势,突破现有内容生产的短板,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生产更多适合移动传播的融媒体产品?

17、如何围绕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基层干部群众信息需求,加强新闻宣传策划、主动设置议题、创新方法手段,强化服务平台建设,在引领社会舆论的同时,“一站式”满足用户需要?

18、如何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优化策采编发流程,加大选题策划力度,切实加强内容建设,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19、如何通过机制化举措,进一步强化精品内容生产的理念、保障与成果?对丰富精品内容结构、拉长弱势品种短板、提升精品内容竞争力有何建议?

20、如何在机器生产内容方面尽快突破、在用户生产内容方面放大视觉中心众筹图片(短视频)效应、在专业生产内容方面提高质量和效益?

21、如何激发内容生产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采编人员特别是年轻同志跨部门、跨媒体、跨专业自由组合,成立创业创新团队或工作室,生产更多叫好叫座的产品?

22、如何盘活现有国际传播资源,利用海外社交平台,实现集团对外传播从偏重海外报纸向全媒体传播格局转型,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影响力?

23、如何通过加强舆论监督的政治性科学性研究,围绕重大课题再突破,进一步提升集团舆论监督报道的影响和效果?

24、如何发挥好考核指挥棒在全媒体生产中的评价、引导和激励作用,完善全媒体考核机制,用好传播力数据分析,充实考评办力量,实行报纸与新媒体稿件的一体化考核?

25、如何加强集团版权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增加版权收益?

三、平台技术方面

26、如何完善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运行机制,加强与内容生产的贯通与结合,优化采编发流程,促进生产能力、聚合能力、传播能力的提升?

27、如何以传播数据分析运用为中心,充分释放全媒体指挥中心功能作用,积极采用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传播效果反馈等技术手段,提高融合传播能力?

28、如何加强对最新传播技术应用的跟踪研究,探索建立内容+技术、业界+学界的技术开发模式,以技术应用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传播能力?

29、如何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信息内容的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全面提高舆论引导的精确度?

30、如何深挖潜力、借助外力,在集团相关媒体大力发展VR、AR、AI、音视频等,在创新传播手段方面形成集团的特色亮点?

31、如何加强集团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在5G、大数据、IPTV等方面有新作为,在媒体新技术应用方面实现同步起跑,力争抢机先发?

32、如何利用集团媒体传播平台,借力商业化、社会化互联网平台,开发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等信息服务?

33、如何拓展社交媒体领域,结合不同媒体定位开发社交类应用和技术,增强服务性、贴近性、及时性和互动性?

34、如何处理好自有平台与外部平台、内部融合与外部融合关系?

四、经营拓展方面

35、如何做到集团采编和经营两分开、两加强,进一步规范采编和经营活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6、如何抓住江苏发展的多重机遇,充分发挥集团品牌影响和平台优势,发挥地方分社下沉深耕优势,整合吸纳政商资源,丰富和深化与市县各级的产业平台、项目开发合作?

37、如何实现集团科学投资、盘活股权、反哺主业,整合以交汇点为旗舰的集团新媒体资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有效投入,形成跨越式发展并引进战略投资进军资本市场?

38、如何不断深化“传媒+”发展理念,以线上传播推广促进线下产业发展,推动传媒产业与会展、教育、培训、医卫、体育、文化、科技等产业的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39、如何在报业印刷的新一轮布局中,科学规划并做新做实做强江宁谷里基地产业,真正实现腾笼换鸟、脱胎换骨?

40、如何发展大数据技术,管好用好大数据,大力发展数据产业,运用大数据深化党务政务合作?

41、如何适应万物皆媒、万物互联新趋势,做好媒体介质连接、用户需求连接(智能家电、智能穿戴、智能交通等)、社会资源连接的文章,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42、如何挖掘报社历史人文资源,彰显红色基因,积极开发知识IP资源,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壮大内容经济?

43、如何改变集团部分经营性公司规模偏小发展不快的现象,进行经营收入、成本投入、利润增减的精准评估,通过资源整合向发展前景好的经营主体和业态集中力量、做大重点?

五、管理机制方面

44、如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把牢导向、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45、如何加强党委对重大战略的研究决策、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水平?

46、如何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防范化解各类廉政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47、如何进一步加强编委会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专题研究,提高采前会编前会质量,在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加大策划力度、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打造更多“现象级”产品?

48、如何加快适应分众化、互动化特点,创新组织运行机制,推动全媒体采编部门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49、如何通过优化制度设计,促进集团各经营主体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良性竞争格局?如何通过同类业务的整合与新兴业务的拓展,减少同质竞争,培育特色优势?

50、如何更好发挥集团经营管理部门在综合协调、资源调度、整体发力、一致对外方面的作用,促进集团经营水平再上台阶?

51、如何推行集团采编和经营成本精细化考核,同时用好财政税收政策,在全集团范围内倡导降本增效的鲜明导向?

52、如何创新激励措施,通过特殊管理股、期权激励等方式调动发展积极性创造性?

53、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既积极推进又量力而行,以每年解决几件关注度高、牵涉面广的实事为重点,不断满足干部职工合理诉求、共享集团发展成果?

54、如何通过定岗定编定责,进一步完善集团综合管理部门的薪酬激励机制,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

55、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进集团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机构重置、职能优化、业务融合,提升集团治理能力和水平?

六、队伍建设方面

56、如何用好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发现培养和使用年轻干部,形成结构合理、勇于担当、充满活力的干部梯队?

57、如何加强优秀全媒型记者、专家型记者队伍建设,与干部队伍培养形成晋升发展“双通道”,拓宽选拔培养路径、强化鼓励激励、奋勇争先的措施?

58、如何通过实施合理的轮岗制度,为全方位加强业务锻炼、人才培养和成长发展提供更多更公平机会?

59、如何着眼集团整体布局和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人才需求、储备、开发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制定实施集团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规划?

60、如何通过提前介入培养+实习发现人才等方式,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新进人员的首选度、忠诚度?

原标题:集团党委列出大调研“60题” 大家一起来做集团高质量发展“答卷人”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媒体融合60题 全国媒体大佬来答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