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传媒大观察 | 2019-07-14 16:12
传统媒体现在拥抱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还来得及嘛?
半年粉丝超百万,已在快手产生固定营收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们视频》副总经理彭远文谈快手号运营
我们视频自2016年9月11日创办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佳绩。“新闻视频看我们”的口号,更是响彻业界。
作为一家专业深耕新闻视频的媒体,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中,均能见到“我们视频”的影响力。这一影响力的拓展,离不开“我们视频”在内外部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前段时间,“我们视频”的庆祝海报“快手粉丝数破100万”更是在新闻媒体圈刷屏。据悉,我们视频在快手上粉丝数4个月超100万,增长速度惊人并且还在迅猛增长。
我们视频是如何在快手上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
快手平台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哪里?
当新锐新闻视频栏目遇上主流短视频平台,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2019年7月5日,观媒君对我们视频副总经理彭远文进行了一次对话。
1、我们视频在选择入驻平台时,主要基于哪些考虑?为什么选择入驻快手?
首先,要符合《我们视频》的整体发展战略,因为我们属于新闻资讯视频栏目;而快手则是记录真实生活,发掘真实的人物故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快手“真实记录”的特性与《我们视频》的整体定位非常契合。
其次,我们也会考虑平台本身的政策以及方向。除了符合栏目发展战略之外,平台的背景、运营方向以及平台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扶持政策,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2、现在快手平台上,《我们视频》已收获了130万+粉丝,这一增长之路是如何实现的?目前数据表现如何?
1个月前,《我们视频》在快手粉丝数超过了50万,随后粉丝增长速度就变得异常迅猛。
可见,只要突破了前期发展瓶颈,突破从0到1之后,从1到100就非常快了。很快,就能进入粉丝增长的快车道,也会迎来播放量等关键KPI的大爆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快手上,近一个月单个视频平均播放量二百万以上,很多爆款视频点赞数都超过一百万。
这些爆款视频都非常符合快手平台的特性!我们发现,能第一时间呈现核心现场的视频和正能量视频,在快手上很受欢迎。目前,播放量超1000万的爆款视频,我们在快手上斩获了数十个。
3、《我们视频》入驻快手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力做快手的?
2018年我们视频才入驻快手。当时,主要看重快手这个平台已经逐步形成自身特点。快手“记录真实生活”的品牌调性和社区氛围,非常符合《我们视频》的定位和调性。
真正在快手这个平台发力,也是近几个月。因为最近我们开始进行品牌拓展。
最近几个月来,我们发现快手平台对《我们视频》的影响非常大。无论是对我们栏目本身的内容制作、分发,还是新闻素材源的拓展都很有帮助。
而且,《我们视频》已经开始在快手上获得一定广告分成,产生较为固定的营收,按照目前预估,每年应该会有上百万的收入。
4、《我们视频》月生产量大概有几千条?但是,我们看到,快手上面的账号,并没有分发全部视频,选择的标准主要是基于平台特性吗?
目前,我们团队有130多人,日生产量一百条左右,每个月3000条左右。
记者们的选题和线索来源,除了拍客提供外,主要还是在各大信息渠道中寻找,包括各种社交媒体、各种群。快手现在就是我们重要的选题来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不仅是我们的选题来源,同时也是我们的分发渠道。
在快手分发时,我们会从形式与内容至少这两方面考虑。
形式上,最基本的就是必须是竖屏形式的视频,才会发布到快手上。所以,从这个标准来审视我们团队的视频,很多会被直接过滤掉。
在视频时长上,我们也尽量控制和缩短时间,这也符合快手用户喜欢“时长短、节奏快、密度高”的特性。
从内容上来看,快手用户普遍喜欢核心画面和核心现场,特别喜欢现场感特别强烈的视频。
目前,我们在视频新闻的投入方面,可以说是不计成本。我们非常看好视频新闻这个形式,这将是未来传媒集团争夺用户的核心利器。
当然,像我们这种严肃新闻的形式,营收模式还在探索中。不过,我们非常看好快手,特别是对快手的商业模式寄予厚望。目前,国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分成已可以达到5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将来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分成还会有很大空间。
5、在您看来,快手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它与其他平台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对媒体来说,有什么意义?
首先,快手这个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线索和选题,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最真实的生活记录片段,这也是《我们视频》目前日常最重要的选题来源和素材来源。
我们团队比较关注快手,尤其是挖掘新闻线索。比如,我们之前报道的“8岁拳击小女孩小汤圆”,就是我们在快手中挖掘出的人物。经过我们报道之后,在全网、全社会都引起了极大反响,连拳王徐灿、邹市明等搏击拳击圈都关注了这个孩子,也有很多资源投入到这个孩子身上,这也彻底改变了她和她家人的命运。
第二,快手上积淀了大量真实记录生活片段的用户。如果说微博多热点事件,那么快手上就是多原发人物故事。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更要强调以“人”为核心。快手用户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细节丰富的内容。虽然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些当成新闻,但是,对自身客观的记录反而具有更高的报道价值。这几年来,快手也积累、沉淀下这些喜欢观看他人真实生活场景的用户。这些用户既是新闻的消费者,也是新闻的生产者。
第三,我们在快手的运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和消费的流程。快手在我们整个新闻内容生产分发流程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我们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做的专题报道,就是42个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故事,其中绝大部分用户故事都是在快手中找到的。比如没上过大学的初中生制造出可回收火箭、在南极开铲车的小伙等。
记者们围绕主题在快手上寻找选题线索,然后采访制作报道,报道最终又回到新京报报纸上扫码观看,也可以全网分发,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融媒体探索。
而且,由于这些劳动者平时就在快手上记录分享自己的真实劳动场景,我们的记者只需要根据一定新闻框架,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进行系统的编辑、整理,辅之以采访等,就可以做出成熟的短视频内容。如果这些劳动者平时没有在快手上记录和分享那么多的素材,我们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么多新闻人物,更谈不上短时间就制作完成几十个视频作品的。
6、《我们视频》在快手中的异军突起,对这一视频IP的整体发展有哪些作用?
巨大的流量,就意味着巨大的曝光量。这对《我们视频》拓展受众面,提升栏目的整体品牌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商业变现方面,《我们视频》在快手平台上也拓展出新的营利渠道。
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报社的整体转型。每逢重大热点事件发生,当选题确定后,各部门都会在一个项目群内互通有无,各部门多向同步选题和进度,最后实现同步发稿,打出融媒体组合拳。报社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移动端新闻视频集采、拍、编、剪、文字、照片等,视频从新闻“原料”开始,已经进入了融合生产过程,《我们视频》的实践探索为纸媒转型添加上了标志性注脚。
7、传统媒体现在拥抱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还来得及嘛?
传统媒体,借助于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完全可以闯出一条新路。
从内容生产、消费到栏目品牌拓展等,入驻快手对《我们视频》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融媒体建设的大背景下,这种理念、人员、平台的融合更是关键之处。
而且,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在日活、月活等数据上,依然在快速上升过程中。
现在拥抱短视频平台,对传统媒体是一个必备选项,除了两微一端一网之外,短视频平台会为传统媒体打开另一扇门。
7月13日,我将受邀出席快手主办的融媒体大会,我的发言主题就是《融媒体时代视频栏目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共赢》。到时候,我会更多更详细讲讲我们在快手上的运营、发展情况。欢迎大家现场一起去交流。
原标题:粉丝超百万固定有营收,《新京报》和快手擦出了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