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东方网 | 作者:蒋泽 曹磊 | 2016-03-29 11:28
东方网记者蒋泽、曹磊3月27日报道:媒体大变局时代,如何继续征程?近一段时间,传媒圈内最热的话题,无疑是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那段语录:“报纸将死,多数媒体人将在2017到2018年下岗。”时隔不久,堪称传媒版“华山论剑”的第二届观媒峰会在北京举行,传统媒体、商业网站、地方门户、新媒体等“掌门人”共聚一堂,他们讨论的不仅仅是“离开还是坚守”。
新闻类客户端繁多 但大多下载量仅是千级水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朱春阳说,中国媒介融合已进入3.0时代:基于智慧城市+生活方式互动的融合。
随着2015年时政新闻类媒体崛起,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开发新闻客户端,但根据下载量来看,达到上亿级的客户端只有3个,千万级2个,百万级6个,十万级15个,万级38个,其他大多数都在千级以下。朱春阳表示,这说明媒体在采用新的媒介形态和社会公众沟通时,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媒体大小并不永恒
中国青年网总编辑郝向宏说,其实媒体无大小,大媒体抓不住社会责任、技术进步、资本市场信赖,明天就会变成小媒体,如果今天的小媒体如果抓住这些方面,明天就会成为大媒体。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媒体,才是有品质的媒体。
技术和内容还要继续撕吗?
凤凰卫视COO、凤凰网CEO刘爽说,相比于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把人解放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依然很重要,其产品属性也被空前提高:社评稿件需要大量时间泡在微博、微信中调研;客户端版式要多次测试反馈,还要运营新闻跟帖,甚至通过注水来引发热点。可同时,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内容也需要各种公众号来大力推荐,“传统编辑如果只会把玩文字,不懂产品运营,在这个时代会非常狼狈。”
随之而来的,是浅思考、浅阅读、浅交流年代。“媒体环境变得严峻了,宏大叙事可能不再重要了,媒体情怀强的公司,市场上的估价总是很尴尬。”
刘爽表示,面对重重挑战,传统媒体必须拥抱技术,但一些东西必须被坚守:稀缺资源仍有强大生命力,独家报道、有见地的评论就是媒体中的稀缺资源;媒体情怀和基因,不可能被算法取代;新闻规律必须要被尊重;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坚守媒体情怀。
媒体就不能谈钱了?
东方网总裁、总编辑徐世平,今天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时坦言:“我们这些长期在体制内媒体混的人,都有点清高,羞于谈钱,生怕沾了铜臭气。其实,新闻网站转型,钱是不能不谈的,不借助资本杠杆、不通过资本运作、不利用资本市场,这条路会越走越窄。当然,这个钱不是狭义的,它其实是一个资本的概念。”
徐世平说,新闻网站一直抱怨分配问题、抱怨人才短缺,抱怨技术短板。其实,我觉得最短缺的,是资本意识。资本可以解决新闻网站的人才、技术和分配的问题。资本的介入所产生的倒逼作用,可以促进媒体改革、让人才集聚,让技术创新,让分配更可合理,从而解决媒体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钱哪里来?一是问上面要,二是向市场拿,三是拿战略投资人的钱,四是争取上市向公众融资。
而新闻网站的公信力、品牌、政府支持,对于资本来说,还是很值钱的。“东方网两周前推出做市交易,前期共有八家券商参与。在讨论做市价格的时候,券商都很大方,给的价格很好。东方网的市盈率是很高的,但做市后的价格比较稳定,为什么?券商和资本的支撑。”
有了钱做什么?徐世平说,要开放心态,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冲动的内心,以及莫名的控制欲;在对外投资上则要重视并购重组手段。并购原则,一定是与主业关联紧密、增长势头明显、拥有技术优势和良好团队的优秀互联网企业。
Papi酱都被投资了 凤姐能值多少钱
圆桌会议上,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向凤凰网总编辑邹明提问:“如果凤姐有个自媒体,你给她估值多少?”这个问题也难倒了邹明,他左思右想了好一会儿,欲言又止,终于蹦出几个字:“这个我还是回去请教专业人士吧。”
不过说到自媒体,邹明认为它很难对平台造成挑战,“自媒体有很多出色的地方,但都是团队运营作为出口,很多出色的自媒体逐渐公司化运作,个人公号和以前的博客没什么区别。大家都觉得自媒体能发财,但我觉得只有认认真真做的、有理念的自媒体,才会有希望,才能成为媒体形态的重要补充。”
真正坚守的是媒体精神回归
深圳晚报常务副总编周智琛说,现在依然很开心,生活中有力量感,工作中有种使命感。“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传统媒体或新媒体的人,真正坚守的,是要把媒体精神回归。去新闻现场寻找媒体人的尊严。我很讨厌从来没做过媒体的人,总说媒体要死还是要亡。”
媒体人解释离开:不想错过沸腾时代
前纸媒总编、饭美创始人朱建,去年离开纸媒选择创业。他解释:“传统媒体内优秀人才在不断流失,精英不再进入这个行业,同时环境越来越严苛,用户也在大量流失,这个状态让我很悲凉。真实原因是,我64年生人,已经过50岁了,离退休还有10年,我能看到之后的样子。现在外面社会很沸腾,如果错过这个时代,我会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