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齐鲁壹点 | 2019-07-24 09:03
7月23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网信办指导,中国晚协、大众报业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全国主流媒体践行“四力”山东行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智媒矩阵战略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新京报》编委李砚洪特意从北京赶来济南,参加本次活动。作为山东人,李砚洪一直关注山东的发展,关注山东媒体的发展。了解到齐鲁晚报近年来的融媒转型实践和齐鲁壹点8.0版本的诸多亮点,他称赞齐鲁壹点很智能、有亲和力。
李砚洪结合新京报目前的媒体融合实践,畅谈了自己对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认识。
李砚洪介绍,《新京报》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全员转移到新媒体,全网发力,视频优先;在内容建设上,力争“快的更快”“独的更独”“深的更深”;客户端则集中突出原创力,原创稿件占比不低于90%。
李砚洪认为,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其实就是让新闻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过去是报纸、电视、广播,现在是多方位的立体发声,这就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过去我们用锄头耕地,现在是使用联合收割机,不同的时代,必然有不同的方式。无论新闻的载体怎么变化、更迭,内容永远是最重要的,‘内容为王’仍然是正确的。”
如何取得内容上的优势?李砚洪说,“新闻事件发生了,短新闻迅速争夺第一发稿时间;如果‘第一时间’没有了,那么‘第二落点’一定要做得比其他媒体更充分;如果连‘第二落点’也没有了,评论就应该跟进了,在舆论的一片芜杂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李砚洪认为,构架一个机构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深度稿件、时政评论、调查报道等仍然是重要支撑。
而在新媒体“内容为王”上,多品种、多形式的报道也很重要。“《新京报》今年的战略目标是‘视频优先 APP发力’,在视频内容生产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在全国培养了几千人的‘线人’队伍,无论哪里发生突发事件,记者还未到现场,当地线人就已发来报道。”李砚洪说,在深度爆款很难操作的情况下,短视频、直播、动新闻等视频新闻的迅速突击尤为重要。
李砚洪也提到了《新京报》在融媒发展中培养的庞大的评论员队伍,这些评论员提供经济、时政、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评论,无论是短平快的快评还是深度评论,对提升媒体的影响力,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李砚洪介绍,他所分管的新京报客户端乡村频道,就是都市类媒体在内容领域的一个创新。据其介绍,新京报乡村频道以做新闻的思路报道乡村,但不是关心庄稼怎么种、粮食怎么收,而是更关注“情怀”,以都市人的眼光去打量乡村,去诠释“乡愁”这个概念,深度挖掘农村存在的问题,乡村也能出很多优质稿件。
有了优质的内容,传统媒体转型最先突破的还应该是渠道,让影响力和传播力并行。李砚洪说,优质内容的分发渠道畅通了,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才能起得来。“有了好内容,就有影响力;最先抵达用户,才能呈现你的传播力。在纷繁的网络信息中,抓住大新闻的第一点爆出来,这是影响力;当公众关注一个事件时,你的报道把深度挖出来,这更是影响力。如果媒体对任何新闻事件,总是落后一点,那么,新媒体环境下,只能是衰落。渠道能很好地拓展媒体影响力。”
原标题:新京报编委李砚洪: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是构建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齐鲁晚报》发布智媒体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