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观媒 | 2025-07-11 10:23
今天(7月11日),浙江《金华晚报》推出8个版的特刊,纪念该报正式创刊30周年。
1995年7月13日,《金华晚报》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刊号为CN33—0092。
三十而立 正青春
墨香浸润八婺大地三十载。1995年7月13日,《金华晚报》正式创刊,八婺潮起,这份诞生于金华市区马路里18号、金华市第一张向全国发行的晚报,飞入寻常百姓家,三十年来始终勇立潮头。
从此,《金华晚报》便与金华市民每日相伴,深深扎入八婺大地,成为金华文化金名片。在时代浪潮中,它坚守“时代特征、金华特色、主流传播、百姓挚友”的初心,是一份新鲜、好看、实用、有品位的城市主流报。它始终与时代共进,与读者同在,以千万个日夜的笔触,雕刻出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致力让更多人读懂金华。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乡土,三十而立,正是风华正茂、乘风破浪的年纪。三十年,八婺大地的沧桑巨变、晚报记者的笔底波澜,彼此呼应、相互激荡,一张张新闻纸上,记录了金华发展的光辉岁月,以永不褪色的赤诚,书写着一座城的荣光与梦想;三十年,《金华晚报》从创刊时《金华日报》的随赠小报,逐渐成长为“浙江省优秀报纸”“中国十大地市晚报”“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中国十大影响力地市晚报”“中国最具广告影响力城市报”……它像一棵挺拔的大树,硕果累累,深深扎根于八婺大地,成为金华人的可靠信源与精神食粮。
一纸风行,见证历史。三十年间,油墨印痕中跃动着时代的脉搏。亚运赛场上健儿的汗水、孟祥斌纵身跃江的壮举、徐利民情系上山的背影,以及父老乡亲三十年来与城市共成长的点滴,皆被晚报定格为金华儿女拼搏实干的精神图腾。晚报始终以力透纸背的报道、充满墨香的文字,将温暖与力量注入每位读者的心田,也将金华人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悄然传递。
万家灯火,纸短情长。在许多读者心中,《金华晚报》是他们在这座城市的好老师、好朋友。不少人从读者变作者,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也有读者从“人文金华”“自然物语”“微视界”“晚晴”等专栏专版中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激发砥砺前行的勇气;也有父亲引导儿女共读“金华小记者”,探讨文章精妙之处。油墨香气中,父子情谊因交流而愈加深厚,孩童的视野因同龄人的笔触而豁然开朗。读者日日捧读,晚报的温度在万家灯火中静静流淌。三十载春秋,这份报纸已从信息载体升华为联结亲情的纽带。
青春正好,奔赴新程。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我们依然坚信,深度的阅读是最能抚慰人心的港湾。油墨或许褪色,纸张终将泛黄,但文字镌刻的城市记忆永不凋零。新起点带来新气象,从读纸到读屏,从纸媒到融媒,时代在变,我们依然是我们,但已不只是过去的我们。面对当下媒体变局,《金华晚报》一如既往“亲民、温暖、向善”,踔厉奋发,勇往直前。
新的征途已然铺展,这份与金华共呼吸、同成长的报纸,将以意气风发的姿态,继续奔跑在记录时代、服务民生、照亮精神的前路上。它的笔尖永远滚烫,它的号角催人奋进。在时代巨变中锚定方向,在众声喧哗中守护真实,在人间烟火里书写永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金华晚报》乘风破浪,三十而立,正青春!(许健楠)
原标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