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在上海成立

来源:中国经济网上海12月21日讯(记者吴凯王剑锋) | 2015-12-21 10:27

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舆论学论坛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扫码手机轻阅读

中国经济网上海12月21日讯(记者吴凯王剑锋)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舆论学论坛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60多家新闻传播学院的代表参加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谢耘耕教授被推选为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首任会长,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童兵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被推举为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舆论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并充分肯定了舆论学研究委员会成立的重要价值,认为该会的成立是我国舆论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郭新立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国内各舆论研究机构联合组建“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这个集权威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全国性学会组织,围绕舆论学学科发展、学术交流、专题研究、专业培训、科研评奖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事务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合作,将会极大地增强我国舆论学研究合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强调,在当今这样一个传播全球化的时代,舆论影响力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是舆论学研究的一项战略任务。舆论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意义深远,该会将成为我国舆论学界开展舆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将帮助舆论学研究者更为清晰地把握我国舆论演变规律、更为准确地预测我国舆论走向、更为有效地改善我国舆论环境。


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强调了组建舆论学研究委员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指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需要舆情研究者的责任与大智慧,需要将关注重点放在‘在哪做’、‘做什么’等战略性问题上,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谢耘耕教授认为,舆论学研究会的成立凝聚了国内舆论学研究领域的优质资源,改变了国内舆论学研究和教育各自为战、零乱分散的面貌,为国内舆论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合作的平台。“舆论学研究委员会”的责任和使命是整合舆论学研究力量、推进舆论学教育全面发展、完善舆论学研究方法、建立舆论学研究规范、拓展舆论学研究应用。


亚洲舆论学会主席赵盛谦(SungKyumCho)教授发来视频贺辞,他指出,“舆论学涉及到政府、商业、医疗、科学等各类领域,舆论学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进来。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会使大家的合作、信息分享和研究更为便捷。”


论坛上,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为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颁发了“中国舆论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