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这样的党报评论让人爱:清新感、生活化、接地气

来源:长江(公众号) | 2019-04-07 17:47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仅仅是记者、编辑的事,同样也是对评论员的具体要求。
扫码手机轻阅读

党报评论一直给人的感觉都是很严肃的。之所以严肃,一方面在于选题的“高大上”,另一方面写作上不够接地气,或者说套话多、人话少。

《长江日报》近期的评论,读起来给人一种清新感。原来,党报的评论也可以很生活化和接地气。↓↓↓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仅仅是记者、编辑的事,同样也是对评论员的具体要求。最近一段时间,《长江日报》评论呈现出的清新之风,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选题直面热点话题,如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后,刊发了《机器人进入各行各业,那么有没有“消防机器人”?》评论,回应了社会关切。

二是本地化,不少评论都与武汉有关,如《府河的鸟,美院的天鹅,喻家山的狐狸,珍惜你身边的“神兽》。

三是生活化,评论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或经济,不少评论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如《谁说农民工的身体里就不能住着一个诗人?》《来,干一碗“状元村”的鸡汤,有营养!》《衡水中学电影能拍摄“一代人的青春”吗》等。

四是写作上接地气,评论员写作如同与朋友坐下来喝茶聊天的交流,不是居高临下的灌注或说教,如评论员小姐姐撰写的撰写的《作为武大人,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评论,冷静、客观中透露着温文尔雅。

五是专栏化,鼓励评论员个性化写作,并配发评论员头像。

说真话、写实情,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这样的的党报评论才能让人爱读爱看。

原标题:这样的党报评论让人爱:清新感、生活化、接地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