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蓝鲸传媒 | 2016-03-14 11:05
环球时报对一则始于2014年的消息辟谣了。
3月10日晚,环球时报官方微博发布辟谣消息,微博称:“一署名“杨百揆”者,宣称“环球时报:‘中美若开战,中国人可承受核打击,人民愿意牺牲到底’”。此谣始于2014年8月,完全无中生有。环球时报反对战争,更反对核战争。如此对环球时报恶意中伤,相当可恶。有少数大V不加甄别转发此谣,扩大对环球时报伤害。我们将保留起诉捏造此谣及恶意传播者的权利。”
如此看来,环球时报“背黑锅”背了一年多了。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随后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警告造谣和恶意传谣者“这几个月看来要省着点钱花了,因为有一笔赔偿金要支付”,“等着接法院传票吧”。胡锡进表示,本来想饶了这些造谣和传谣者,但是无奈环球的粉丝不答应。
环球时报是一份神奇的报纸。为什么说它神奇?先看一则新闻,2月19日,习近平到人民日报社调研。在听取人民日报领导的相关工作汇报时,他指着展台内的一份报纸说:“我那儿也有这个报。”这份报纸正是环球时报,而播报这则新闻的则是新闻联播。
《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国际新闻类小报,创刊于1993年1月。所以说,环球时报是“根正苗红”的。
鲜明犀利是环球时报最大的特点,这也使其屡遭吐槽。不同的人对环球时报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环球时报的忠实粉会认为它强调的是“爱国主义、中国的声音、正能量”,批评者则称其“民族主义、煽动仇恨、造谣”。从这次环球时报的反击中,可以窥见一斑。
环球时报本身定位就是一份小报,但外界许多对它的批评,大都显得一本正经,有些用力过猛。作为为人民日报社下属媒体,环球时报在市场化方面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它的目标受众定位十分精准(具体定位可以脑补),能够尽其所能将手中所想的要的言论准确的传递到位。
虽然环球时报颇具争议,但不得不说它也是一份十足的“大报”。环球时报以每天150万份的发行量高居中国报纸市场销量的第三位,在国际上,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政要谈起。
这则辟谣微博也是“环球风格”十足,与大多数媒体的“流水线式”官方微博不同,环球时报是“敢爱敢恨”有话就说的,也怪不得许多粉丝留言称要给小编“加鸡腿”。环球时报站出来对一则始于2014年的微博进行辟谣,究竟是为何原因,环球时报没说,胡锡进也只是说“粉丝不同意”,不能放任不管。
知名评论员曹林在接受光明网的采访时说:“网络空间之所以谣言和诽谤满天飞,就因为我们太能忍了,都不想惹这个麻烦,这种沉默和容忍是对罪恶最大的纵容。”上周,知名评论人曹林在各个人微博表示已对多个微信公号进行起诉并索赔百万,原因是这些公众号造谣传谣,对其进行攻击和诽谤。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环球时报不能忍了呢?不知道环球时报的微博小编会不会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