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阿里智能周晓鹏:智能眼镜必将改变智能手机

来源:观媒 | 2025-07-28 13:17

可以预见的是,智能眼镜未来将会逐步替代智能手机的一些使用场景,比如支付、出行、拍照等等所有不强依赖手必须完成的操作场景。智能手机的功能将会更为集中在游戏、私密性社交等场景中。
扫码手机轻阅读

作者: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副总裁 周晓鹏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我没去成现场,时间实在错不开。周末集中刷了一堆报道,说实话,整体看下来没太多让人拍大腿的新观点。选择三个点随便聊聊。

1. 辛顿的演讲:热度拉满,但内容有点 “空”

这次大会最火的演讲必须是辛顿那场 —— 媒体推送刷不停,PPT 和演讲稿到处转,现场据说挤得水泄不通,大家对着这位图灵奖大佬,简直像追顶流明星一样热情。

但实话说,我觉得这次演讲质量一般。除了把文字比作 “乐高积木” 那段有点意思,其他内容比如核心话题 “数字智能会不会取代生物智能”,听着挺唬人,实则太空泛,既没法证实也没法证伪,更像是扔个话题出来让大家吵。

个人猜,辛顿这次可能是接了个 “命题作文”,内容被框住了,不然以他的咖位,输出不该是这个质感。

2. 具身智能:机器人打拳比 PPT 香,火得很合理

这种大会嘛,光讲技术哪有实物展示来得带劲?主办方、观众、媒体都爱看热闹,所以今年 “具身智能” 的曝光度比大模型还高,一点不意外。

就说现场那个机器人拳击大赛,据说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想凑近看都得挤。毕竟这些会挥拳、会互动的机器人,比枯燥的参数表格好理解多了,拍出来的视频也自带流量,火得合情合理。

3. 智能眼镜:时代没完全到,但今年算 “开闸” 了

重点想聊的是智能眼镜。阿里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智能眼镜。当然啊,只是发布,距离正式发货还需要再等等。

昨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句 “属于智能眼镜的时代还没完全来,但今年已经全面开启了”,结果大晚上十几个媒体、学界和行业的朋友跑来跟我掰扯。这里把我的想法捋捋。

智能手机的局限在哪里。这里讲的不是智能手机在性能上的局限。从技术角度看,这方面的局限都可以不断被解决。所有智能终端的使用者都是人。所以看待智能终端的局限也需要从人的角度来看。

智能手机最核心的局限就在“手“机。它必须要占用人的手,一只(刷内容/打字/接电话/支付)或者两只(玩游戏)。这也就意味着在很多场景下它并不是一个最便捷的方式。而人总是要寻求最“懒”的途径。

为啥今年智能眼镜突然成了大公司扎堆进场的香饽饽?LLM让新的交互成为可能。智能眼镜其实不是新鲜事,不算试验阶段,谷歌智能眼镜已经做了10年,Meta也做了6年。为何从去年开始智能眼镜成为诸多大公司先后进入的领域?其中有芯片等硬件技术的原因,而更为重要的是大语言模型技术。语义和内容理解(文本和多模态)让人机对话的质量提升,场景丰富。新的交互能力带来了新媒介产生的可能。

带 AR 功能的眼镜未来肯定是主流,甚至可能是唯一形态。未来戴眼镜的人要比不戴的具有更多能力。

智能眼镜在可见的将来还无法替代智能手机,但会让智能手机发生改变。虽然我们还习惯性地称苹果、华为、小米的手机产品为智能手机,但如今的智能手机早已经不再是手机,而是智能终端,它们集通话、游戏、娱乐、社交、支付、出行、资讯获取等多个功能于一身,成为了几乎每个人的必备之物。

可以预见的是,智能眼镜未来将会逐步替代智能手机的一些使用场景,比如支付、出行、拍照等等所有不强依赖手必须完成的操作场景。智能手机的功能将会更为集中在游戏、私密性社交等场景中。

此可以想见的是,智能眼镜将会重新定义智能手机的边界。两者在 3-5年内将会成为强绑定和强互补的随身智能终端设备。这也就意味着,智能眼镜必将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现在智能眼镜的软硬件还在慢慢成熟,但想想初代 iPhone 和现在的差距,智能眼镜的迭代速度只会更快。这个市场,未来绝对小不了。

原标题:WAIC观察:智能眼镜必将改变智能手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