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公众号) | 2025-07-29 22:16
2024年底,重庆卫视给2025年的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他们要创有精“品”、“剧”有引力、超有“赛”事、大有“活”力,打造强有力的媒体传播平台。
2025年过半,这重庆卫视发生了哪些变化?四大版块全新出击,目标实现了吗?
创有精“品” 匠心独运雕琢时代文化精品
《思想的力量》 让理论照进生活
从年初《思想的力量》第一季以1.6亿人次关注惊艳亮相,到7月11日第三季正式启播,七个月的日夜兼程,《思想的力量》这堂走心分享的“鲜活思政课”;理论紧贴实践的“观点舆论场”;具有鲜明重庆辨识度、又有开阔眼界的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品牌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中宣部专刊点赞、总局专期表扬“理论看得见、传播轻又快”、重庆新闻奖一等奖,全网传播2800+条次,台网联动触达2.8亿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点燃了电视大屏和互联网端更多的年轻心灵。
“理论看得见、传播轻又快”这是对《思想的力量》的肯定和褒奖。但这支年轻的团队并未就此止步,不断锐意创新,第二季推出《学者请回答》板块,与青年学者们一同走进烟火社区、现代园区,用“社会乐高积木”喻共建,以“转动魔方”比数字化,借“拳击比赛”模拟韧性城市,凭“重庆火锅”解读“大综合一体化”——将宏大的理论密码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符号,真正让“理论看得见”。“思想的力量观察实践团IP”应运而生,专家与学子实地探访案例,大小屏联动、内容有机结合的竖屏短视频开辟了移动端理论传播新阵地,真正让传播变得“轻又快”。
新节目崭露头角,老品牌创新提升。
《谢谢你来了》 情感IP的价值延伸
在竞争激烈的情感节目赛道中,2025年上半年,老牌节目《谢谢你来了》却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电商销售额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100%,节目收视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第7位,55次跻身黄金档融合传播指数前10。
《谢谢你来了》团队深耕内容,精心打磨每一段平凡人的动人故事;大胆探索,通过情感共鸣驱动消费升级,实现“内容+电商”的商业闭环和IP价值的精准转化,为主流媒体融合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4100万新媒体用户,是其日夜兼程践行“真诚沟通,传递善美”初心的最好见证。
《诗行长江》为长江文脉写下生动注解
千里长江,文脉悠长。上半年《诗行长江》第二季以全网触达7.6亿人次的数据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是一场深入三峡库区腹地涪陵、奉节、忠县的匠心之旅,也是《诗行长江》不断创新表达,提升从荧屏到指尖的传播力的故事。“古人如何追星”“古代社牛打卡网红景点” 等极具网感的短视频,不仅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还精准触达6000万+的曝光量,带动正片观看量增长20%以上。
涪陵篇、奉节篇、忠县篇相继引发 “跟着诗行游家乡” 打卡热潮,《诗行长江》成为用户与地方文旅的互动 “留言板” 和云游 “种草机”。《诗行长江》第三季已在路上,节目团队将继续以长江为脉,探寻巴蜀走廊的人文风情、吴楚大地的风韵。以“长江与世界的对话”为主题,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在长江的奔流中交响共鸣。
“剧”有引力 从“长”到“微”的赛道跨越
4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7月上线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及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网络平台,这是今年继古装头部女性传奇网剧《掌心》、头部悬疑网剧《完美的救赎》、头部精品横屏短剧《朱雀堂》、原创自制微短剧《轨道上的烟火星辰》连续热播之后,重庆卫视联合推出的又一部重大文艺精品项目。
今年上半年,面对微短剧市场500亿规模冲击,重庆卫视影视剧团队主动转型,“长剧打底、短剧突围”,实现完美转身。To B端,《烟火星辰》系列定制短剧赢得好口碑;To C端,与掌阅科技官宣合作,首部大型玄幻竖屏微短剧《时间、空间,我强无敌》在江津开机,而全年计划年承制6部共300集微短剧,拓展IP孵化、共投共制等多维领域。
下半年重庆卫视还将陆续推出联合出品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我们的河山》在央视播出。反映中国法治进程的头部精品电视剧《重器》、原创自制精品微短剧《来重庆,看南岸》正在拍摄中;头部精品长剧《战雄关》《玉兰花开君再来》《咸雪》《钱学森》、精品微短剧《千王之王》等众多项目正在创作推进中。
超有“赛”事 技术创新铸就行业标杆
随着2025重庆马拉松直播现场总导演通过自研“智慧转播系统2.0”发出第一个指令,宣告了重庆卫视马拉松转播团队经过2023年自筹资金攻关构建系统解决“数据饥渴”,到2025年2.0版横空出世,成为国内最先进、最全面的转播机构自研大数据系统,团队终于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跃升。
首创“赛道画像”“海拔坡度画像”“选手大数据分析”等多个应用;虚拟主播“渝小卫”幽默亮相,开创国内马拉松直播人机交互先河;直播收视位列全国卫视同时段节目类第一,新媒体触达超1.76亿用户。
六载磨砺,重庆卫视马拉松转播团队从2019年初上赛场,到如今成为业内争相取经的标杆,以“新质生产力”之笔,绘就了体育传播的科技与人文盛宴。
大有“活”力 攻坚克难使命必达
凌晨三点的两江四岸,重庆卫视无人机团队驻地灯火是山城最执着的星光。从2月项目启动,4月首飞,到6月新吉尼斯世界纪录诞生,100多天里,团队基本无休;从2000架无人机首次精准呈现“魅力重庆”LOGO,到5000架常态化展演,到最后11787架成功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这背后,是导演组通宵达旦绞尽脑汁的创,是执飞组夜以继日的安全测试与保障,是商务组凌晨响起的沟通电话。
上半年,21场展演,现场观看近220万人次,网络直播观看量破40.9亿次,成就全国现象级传播声量,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每一次腾空,都是追光者在天幕刻下的奋斗宣言,那璀璨星河,是对担当者最深的礼赞。
重庆卫视大型活动团队是关键时刻顶得上的铁军。
冬日寒夜,重庆弹子石广场气温跌破冰点,《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保障战役进入关键攻坚。凌晨4点的姜汤,除夕的“战地年夜饭”,江心趸船上深夜的600份保温盒饭,皆是温暖注脚。精准配置28间功能房,高效保障2600人休息换装;3天多跨协同9部门拿下空域审批,单日辗转5地测试;3000航空箱存取有序;360台对讲机构筑通讯“生命线”,重庆卫视团队以专业诠释着担当。
当全球观众被山水之城的夜景与活力震撼时,镜头之外,正是重庆卫视团队用79天无声的守护,向市委市政府和3400万重庆人民交出了一份闪耀奋斗故事、凝聚集体荣誉的“卫视答卷”!
《2025川渝春晚》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浇不灭团队的斗志。导演组争分夺秒调控,疲惫却坚定。最终,渝北分会场的精彩呈现,直接带动当地春节假期旅游收入1.1亿元。
《博物馆之夜》克服光线局限、文物保护等难题,巧妙运用光影音效,打造沉浸式文博盛宴。
他们在风雨中坚守,在极限中突破,用专业协作和拼搏精神,诠释了大型活动团队的硬核担当,为城市文化魅力增添耀眼光彩。
当思想的伟力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符号;当万架无人机点亮两江璀璨夜幕,当长江的诗意随镜头流淌进亿万心房,2025上半年,重庆卫视人以担当为笔,以匠心为墨,在时代的荧屏上书写了新的辉煌篇章。
原标题:“干”在路上 | 重庆卫视:一群电视人的热爱与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