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李鹏:未来年轻人会为什么买单?

来源:封面新闻 | 2016-10-28 17:29

28日,由封面传媒主办的“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在成都开幕。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分享封面传媒从0到1的成长过程
扫码手机轻阅读

10月28日,由封面传媒主办的“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在成都开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分享封面传媒从0到1的成长过程,并对外发布封面传媒发展战略。


以下为讲话全文:


去年的今天,封面传媒启航,面向全球招募人才。过去一年,我们在一个个第一次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0到1。


这一年,一直和年轻人在一起。面试封面每一个年轻员工,和年轻的90后团队一起战斗,服务“8090后”年轻群体,让我感受到青春的力量,朝气蓬勃,快乐向上。


这一年,一直走在变化的路上。从做封面传媒的计划书,到一个个产品的测试,再到上线后一个个版本的迭代,回头来看,今天发布的2.0版本和和5月4日上线的1.0测试版变了很多,和去年的计划又变了更多,因为这一年互联网也变了很多。拥抱变化,以变应变。


这一年的创业艰辛,都留给了风。我们把希望留给了未来。


人类将进入“智媒体”时代


有人说,现在做APP已经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媒体红利已经过去,新的技术红利还不知道何时出现。


最近比较火的两部电视剧《西部世界》和《黑镜》第3季引发人们热议,说的都是机器人与人的事情。但这种情景将不再是电视剧里才有了,因为机器人离我们不远,人工智能(AI)时代已经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将会发生。


如果说错过上一个十年,传统媒体错过了一个时代。那么,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该就是跟上一个新时代的风口。紧跟这个风口并努力引领这个新的风口,就有希望迎风翱翔,重新与世界建立强联接。


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会以指数倍级增长,而非线性级发展,未来15-30年间,人工智能将呈现爆炸式的突破,更多超乎我们想象的事物也会出现。


对于信息传播领域来讲,未来的传播形式是怎样的呢?“智媒体”或许是一个答案。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突出“智能+智慧”,既是智能媒体,更是智慧媒体。


向“C一代”

封面新闻为亿万年轻人而生


封面新闻测试版上线的时候,我们提出主要服务“8090后”年轻群体。封面新闻2.0发布,我们将这群用户定义为“C一代”(Connected Generation),与互联网联接紧密的主流消费群体。


他们具有“社交强迫症”,表现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强迫行为,比如强迫性地刷手机、刷朋友圈等。这一群体中65%的年龄低于35岁,消费呈现出跨平台、跨屏幕的特征。


封面新闻面向“C一代”而生,打造属于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1.技术驱动,不满足于聚合和个性化推荐


封面传媒的团队中,超过1/3的员工是技术人才,很多都有BAT和海外的工作学习经历。这让我们有了不满足于聚合和个性化推荐的底气。


在封面传媒,我们让技术唱主角,尤其是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先。


在信息技术呈指数级发展的环境下,封面传媒将更加注重依赖技术洞见,以科技为核心驱动,面向未来二十年的技术发展趋势发力。机器学习算法、机器人写作、语音识别与人机交互、虚拟现实(VR)、人工神经网络,都是封面打造“智媒体”的主攻方向。


我们也初步有了一些小小的成果,核心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依托大数据和算法推荐,实现新闻推送的“因人而异”“千人千面”。今天迭代的封面新闻2.0版本,在智能推荐上又更进一步。


舆情产品——封面舆情,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舆情领域的创新性运用,我们联合阿里云、百度共同开发。作为首款机器和人工结合的智能舆情服务平台,封面舆情机器人能提供最快速预警、研判、应对的舆情服务,并且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呈现一个更加智能的舆情交互平台。


VR产品——封面VR,采取开放合作的方式打造。我们率先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VR报道;与高校共同打造“VR新闻实验室”。


人机交互产品——知识图谱。可以把与关键词相关的知识系统化地展示给用户,推动用户扩展性阅读,强化阅读场景体验,将用户引导到下一个空间,增加停留时长。我们以体育领域为切入口,打通数据与App,并以电商为试点联接生态,逐渐扩展延伸到各领域。


2.价值匹配,封面新闻重新联接世界


机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只用算法去追着用户跑,会导致信息过载和信息过窄。


信息过载的结果,是大量无用信息和垃圾信息抵达用户面前;信息过窄的结果,则是用户信息接收不完整,信息集中于一两个方面,很多重要的新闻不能及时快速抵达用户面前,瞭望环境不全面。如果由于错误、选择性或偏差,数据被污染了,机器学习的模型也会被污染。


一家负责任的媒体,一定是通过专业、权威的信息,帮助受众形成认识。这是“智媒体”更重要的意义,也就是做“智慧媒体”,为对的人匹配正确的价值,从而重新联接世界。


3.机器赋能,重构信息生产


在人类与人工智能系统之间,人类始终是主体,人工智能系统只是人类求解问题的聪明工具。


所以封面传媒更加突出价值匹配,为机器赋能,以“智慧”解决“智能”的短板,体现“价值引领下的技术驱动”。我们通过人工编辑的干预,纠正算法偏差,为技术引擎赋予价值观,既让用户实现“因人而异”,又让用户实现价值联接。


具体到价值的标准,就是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通过持续不断地生产这样的原创内容,提升内容的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特征,保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做内容生产的“清流”。


生态重构

封面传媒带来消费新体验


人工智能时代的另一趋势,是生态圈的重构与整合又将开启。“C一代”的消费需求多元化,点外卖、订饮料、电影购票、餐厅订座、网络团购等均在移动端进行。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APP的泛滥,大量使用价值极低的应用充斥时长,用户出现“APP疲劳”症状。


1.打造引领AI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


这种情况下,谁先突破既有的领域,确立科学的多元化战略,主导产业链条的整合与重构,形成基于多个领域的消费整合能力,谁就率先确立竞争优势。


封面传媒立足共享经济的趋势,致力解决“C一代”的“APP疲劳”问题。我们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建设基于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泛内容生态平台,建设多向智能匹配的生态圈,为用户带去全新的消费体验。


我们要做的就是瞄准内容领域无处不在的长尾分布,打造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沿着泛内容曲线,打开多方面的收入来源,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链条,汇总到一起,形成商业生态圈。


2.横跨媒体、电商、文娱三大领域


这个生态圈,将横跨媒体、电商和文娱三大领域,重新定义人与信息、人与商品、人与服务以及人与人的联接方式。


媒体重在内容优化。借助机器学习,强化价值引领,汇聚UGC生产,建设内容优化平台,为广大目标用户提供最有价值内容,并将内容与消费相结合。


电商重在解决APP消费疲劳。满足用户消费懒惰,开放整合电商资源,智能识别受众兴趣,一端解决消费需求。


娱乐重在搭载社交、文娱。强化社交娱乐分享,增强用户娱乐体验,组合重构形成IP开发变现(电影、电视、付费视频、游戏等),满足年轻用户文娱消费需求。


未来15-30年间,无处不在的智能化信息服务,将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人、机、物将深度融合,“智媒体”充满无限想象空间。让我们一起揭开“智媒体”封面,创造更多可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