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舟山报业传媒集团社长石焕斌:统分结合 内外融合

来源:传媒评论 | 作者:​石焕斌 | 2016-11-30 20:09

确保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可持续发展,这已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和媒体事业发展的共识和方向。
扫码手机轻阅读

以融合与转型推进传统媒体保持主流地位,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确保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可持续发展,这已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和媒体事业发展的共识和方向,业界也有许多理论上的研究。但以怎样的路径具体实施并取得实效,各地都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

 

今年6月,舟山报业传媒集团以两年一次的双聘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融合创新、转型发展”主题,以双聘促改革,以双聘促融合,把干部人事工作转变为报业融合发展的抓手。我们提出四个任务:传统媒体运行新体制、采编与经营队伍新配置、全媒体建设新架构、综合管理新模式。以此目标,对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重视思想的统一、观念的转变和规律的把握。先后考察了省内外在融合转型中有特色且取得实效的同行,与对方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深入探讨,学习经验,把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我们把学习考察结果形成报告,提前召开半年度集团采编经营形势分析研讨会,结合实际,提出改革方案。先后召开日报传媒、晚报传媒、网络传媒、综合管理和集团公司等五个口子的动员会,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共识。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对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其内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把握。从当前国内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中央厨房制模式,就是将新闻采编的第一道工序,即把所有媒体的采访力量全部整合到集团一个部门,统一安排采访,集中供应内容,而各类媒体包括报刊、杂志、网站、两微一端移动媒体等则按需由各媒体编辑在内容库中抓取发布。另一种是媒体内部整合制模式,即以本媒体为单位,整合采编、经营等各种力量,在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上全面融合,形成合力。对比两种模式,我们认为各有利弊。中央厨房制的内容生产模式,虽然解决了多头采访的问题,但由于记者不为具体媒体所有,不知为哪家媒体所写,难以定位,容易使媒体失去个性,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两张皮,买菜的不管炒菜的,炒菜的不知道食材,策划意图难以落实,容易浪费新闻资源,只能被动用稿,造成千人一面。而媒体内部整合制,强化了媒体个性定位,整合了采编与经营资源,在内部形成合力一致对外,但从集团的层面看,每家媒体自成一体,都要融合互动,容易造成内耗,浪费人力物力。 


为此,从舟山报业实际出发,我们提出“统分结合”和“内外融合”的工作思路。


新闻宣传:统分结合,渠道优先,适度竞争


在新闻宣传上,我们实行“统分结合,渠道优先,适度竞争”的原则。即对传统媒体,强调一个“深”字,要突出各自的定位、特色、深度,采编上侧重于分。对网络媒体,强调一个“快”字,突出快速简洁、形式多样,采编上要侧重于统。在具体操作上,各传统媒体在保持已有的采编力量,服务自身媒体的同时,在集团层面建立统一的发稿技术平台和网络媒体栏目:全媒体快报。集团所有记者可以直接向“全媒体快报”投稿,而舟山网、掌尚舟山APP、微舟山等各类微信微博群等网络媒体编辑则按需向平台取稿。在内容采写上,网络媒体要求简洁,图文并茂。尤其是随着网络视频直播技术的成熟,门槛降低,为报业向全媒体转型创造了条件,我们新推了“舟山直播”工作室,根据各媒体的需要,下设“舟山直播.现场”、“舟山直播.发现”、“舟山直播.跟着小帆走”、“舟山直播.就知道吃”等6个子栏目,在最近由报业集团策划实施的海洋趣味运动会、公益慢跑、肺结节手术、网络文化季等系列活动中,均开展了网络直播。一些平时在幕后的文字记者走向屏幕,担任直播主持。记者良好的新闻素养成为直播优势,实现了在新媒体时代,让记者成为网红、让传统媒体成为网红、让主流价值观成为网红的目标。尤其是在今年国庆假期,舟山直播连续10个小时直播海岛旅游交通状况,与游客、交通部门等网上互动,很好地服务了假日经济,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而传统媒体则求深度广度,讲究符合本媒体定位,要求更加突出围绕中心和新区建设,重视前期策划,强调系列化、主题化、品牌化,在做大新闻、做好宣传上下功夫,在挖掘新闻线索、提高影响力、组织新闻行动上展开竞争,在打造品牌栏目、专刊副刊、舆论监督上出精品。在播发次序上,以渠道和时间双优先为原则,先网络媒体后传统媒体,先简讯后深度报道。


内部运营:形成四个运行体制


在媒体运营上,我们提出“内外融合”的原则。在一个媒体内部,建立“新闻+服务+产业”的媒体运营新机制,即在宣传与经营两分离的同时,围绕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五融合”,做到“新闻宣传与传媒经济相融合,采编与经营部门设置相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专版专刊与产业平台相融合,新闻队伍与经营队伍相融合”。按不同媒体属性,对日报、舟山网,采编与经营部门的设置采取的是相对融合,而晚报、舟商杂志作为市场化媒体,采编与部门的设置是紧密融合。通过媒体内部的部门、人员和职能的融合设置,打通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两张皮、两个舆论场,形成人人是全媒体、每个部门是全媒体,报纸与新媒体互为入口、互相引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专版专刊的设立,与产业发展相对应,如:老爸老妈周刊要为促进老年产业服务,教育周刊要为培育教育培训产业服务等。对日报、晚报、舟山网和舟商杂志等更加突出媒体运行的独立性、完整性,以媒体整体的力量、独立法人地位求发展闯市场,各媒体均和自身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挂钩,一体化运行,一体化考核。 


对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精细化管理、融入式服务”的要求,把有潜力的人员向经营、采编一线转移,提倡行政管理一岗多职,满负荷工作,压缩行政管理成本。成立用户管理服务中心,加强用户数据建设,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客服制度。成立集团效能办,加强工作督查。行政部门与集团本级的效益相挂钩,一体化考核。 


部门设置体现媒体格局变化和报业发展方向。报业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是必然之路,把视觉中心与新媒体部进行合并,组建全媒体运营中心,成立微电影工作室。推动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平面设计、制版人员向适应网络媒体方向转型,并强化中心的运营职能,体现转型的新成果,统筹集团各类非平面媒体资源。加强县域经济的服务,加强各县区综合性机构的力量,优秀记者到县区锻炼,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体制上,全媒体中心与分社一样采取事业部制度,综合运行,综合考核。 


这样,报业集团就形成四个运行体制:媒体的运行体制、事业部的运行体制、纯产业公司的运行体制及行政管理服务的运行体制。


外部融合:提升主流媒体参与新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在媒体外部,建立“全案策划、全媒体营销、全过程执行和全社会参与”的媒体运营新机制,全面深入地与新区建设相融合,提高服务的成效。为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作用,提高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融合度,今年我们在舟山日报内参的基础上,推出舟山日报舆情信息专报,第一时间把一线记者在基层的所见所闻反映给市委市政府,供主要领导了解实情,决策参考。此项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今年以来,书记市长在专报上已批示60条次,有力地推进了许多问题的解决,市政府主要领导在政府全体会议上对此高度肯定,并表示在年底给予专项奖励。随着专报工作的深入,其作用得到显现,如针对舟山菜价偏高的问题,市政府布置报社记者对宁波舟山两地菜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以媒体独立的视角,对两市多个菜场的摊位费、批发环节、运输成本、税费及两地摊主、市场管理者进行比较采访,有助于准确全面地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推进菜篮子问题的科学解决。与各单位、部门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提高媒体服务的专业水平和精准性。如与国际水城的品牌营销全面合作,先后开发了海鲜美食节、冬至带鱼文化节、海洋趣味运动会等节庆活动,扩大其全国影响。与市民政局合作推出老年周刊,举办首届老龄产业博览会和老年文化周,成为舟山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博览会。与市旅游委合作,营销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建立民间旅游宣传大使组织。与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合作,全面服务普陀山与朱家尖新的运行体制。与保利大剧院合作,推广高雅艺术进入海岛百姓和广大青少年等。通过外部融合,推动了传统媒体从原来单一的新闻宣传功能向文化服务、产业服务等综合功能的转变,提升了主流媒体参与新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促进了传统媒体队伍的转型。 


这次以双聘促融合的工作,报业集团上下认识空前统一,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热烈响应,一大批近两年中冒出来的80后走上了中层岗位,成为新闻宣传事业的新生力量。可以说,通过这次改革,把融合发展的目标转化成了具体的体制、机制,并且通过实践,使我们对传统媒体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虽然实施时间不长,但效应已初步体现,创新创业活力得到释放,采编、经营、行政三方配合全面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紧密互动成为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氛围日渐浓厚。当然,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我们正在组织回头看,将根据运行情况不断调整完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