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第49届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今日在广州召开

来源:广州参考 | 2016-12-05 18:24

第49届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今日在广州召开,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主席姜在忠发表讲话。
扫码手机轻阅读

编者按:第49届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今日在广州召开,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主席姜在忠发表讲话


以下为嘉宾发言精选:


姜在忠说,尽管媒体生态在变化,从中文报业自身来说,内容为王没有变,伴随中国发展,中华民族复兴中文资源增加的趋势没有变,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外沟通桥梁的角色没有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肩负着社会责任也没有变,作为报纸,坚守社会责任依然是新形势下必不可少的生存之道,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协会成立开始,报纸要对社会负责,不违反社会公众的利益。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首席会长张晓卿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买报纸,不看报纸,有新闻发生时他们也希望在网上讨论个,视频和互动式的交流,成为一种生活时尚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的告诉自己,立体的信息网,多媒体时代的云,已经变成了一种全新生活方式。所以,新的电子科技,不是敲响现代报业警钟,我们必须往一个更积极,更明确的方向发展。现在,中文报业正应该在转型和创新中发现新的需要。所以新的需求,新的生活方式。报业应该拥有新的范畴,可以涵盖往里往外的一切,他不但是信息内容,一个提供核心内容的王者姿态,也应该让不同的载体和平台,都能够朝着不同的地位。作为报纸前景,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过去我们常常对网上的虚拟社会不加理会,但今天我们不能够小看在网上的虚拟关系,因为在虚拟背后,就已经形成了社会,所以虚拟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力。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顾涧清致辞:中文报业站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前沿,站在了全球传媒竞争风起云涌的新舞台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报纸出版为基础、支持多平台多媒体数字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新闻采编系统上线,实现“统一指挥、统一把关;滚动采集、滚动发布;多元呈现、多媒传播”。我们作为“融媒体内容供应商和战略投资者”,已推出“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中国知识产权广州指数”等标准话语权内容,正打造“广州参考”、“微社区e家通”等系列新媒体产品。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人都是传播者,传统媒体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对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越是喧哗过程中,越是要起到传统媒体的一锤定音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媒体,必须要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改革,拥抱新媒体,新技术,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希望大家在年会的过程中,深入的探讨有所收获,既要坚定发展信心,又要谋划创新之道。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咏虹致辞:创新环境催生了媒体创新发展,广州媒体正在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转型升级,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为根本,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一大批互联网+媒体企业相互落户广州国际信息港,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被关闭过的通商口岸,广州正从开放先行地变身为开放创新地。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面对新的传媒形势,只有以变应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在全球、全国报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探索广东模式,提供广东经验。借助这次年会举办的契机,广东的传媒从业者也要学习交流,向海内外同行多多交流,拓宽转型发展的视野。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致辞:中国报业在繁荣发展,媒体融合、对外交流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日报出版的规模继续位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发行总量最大的报业市场,目前全国共出版报纸1906种,二是报业作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日益凸现,在各类信息真假难辩的舆论阵地,报纸坚守真实、全面、客观的新闻品质,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三是报业转型,融合发展的步伐进一步的加快。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报业出版单位积极探索,推出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的数字新闻产品,四是报业的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国报业通过资本、内容、渠道合作和人员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与发达国家一代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媒体的交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发展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紧密,这为世界中文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王国庆做了题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客观、全面、准确的中国国家形象》的专题演讲。 他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当地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当地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 其次,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王国庆还强调,要阐述好中国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发展道路、独特的价值观念,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是当代中国人的底气。”我们要讲出我们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要讲清楚基本内涵和独特优势中国特色。但是,强调“独特”、“特色”,也要防止被人列入“另类”。 同时,要客观、准确、全面,展示一个完整的中国国家形象。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以事实说服人,以形象打动人,以情感感染人,以道理影响人。不仅要讲历史的中国,也要讲现实的中国,讲好中国文化与中国政治,讲好中国的成就与问题。 最后,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有人说,东方人总是把新闻做成宣传,西方人总把把宣传做成新闻。我们要讲中国故事,一定要寓教于乐。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平面媒体是品牌传播的一个很好载体。融媒时代,广告无处不在。但不同的媒体对每位受众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媒体市场,品牌要打好组合拳,有的放矢,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平面媒体因为具有权威性,是品牌传播的一个很好载体。去年我们跟广州日报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依托广州日报的权威专稿,结合系列公益活动,微信大号助力宣传,每期活动反响热烈。通过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号、广州日报健康管家、广州参考三大微信号对广药专题及名医活动进行轮番推送,共计获得了四千万人次关注。


《亚洲经济》是韩国唯一一份同时用中文和韩文发行的报纸,它的负责人张忠义介绍了韩国纸媒的现状:韩国的纸媒相对于新媒体也是下滑的趋势,新媒体,包括个人媒体,互联网媒体都发展非常快,而且广告收入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


那么面对挑战,《亚洲经济》要做的主要有三点: 1、讲好中国的故事,向中国人讲好韩国的故事,也让韩国人了解中国的想法,希望建一个平台,对两国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解读与剖析。 2、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同时,要主张世界各地中文媒体的融合。亚洲经济愿意与中国,世界各地的中文媒体互通,相互提供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一起把蛋糕做大。 3、探求全球的中文报业媒体共生共赢的合作模式。比如可以与广州日报相互提供平台,联合进行传播营销,可以推动韩国旅游,除此之外,还可以共同举办一些学术的交流,体育的交流,演出演艺方面的交流活动。


新民晚报负责新媒体事务的吴强先生谈到:“1999年的时候,我们的发行量达到过200万份,到目前是60多万份,对于广大的都市报,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


吴强主要谈到三点:


1、传统纸媒利润下降的原因是是新兴媒体把原来的蛋糕切割了一部分,纸媒应该着眼于高级的共赢模式,可以从两个层面实现,一个是版权保护,另一方面,在经营方面转换思路,拿出更符合用户的产品。


2、媒体融合对内要将新闻服务打造成产品,对外则是找到用户,培养用户的习惯,要培养读者用我们的产品,用不仅是我们的单项行为模式,用还得需要你投入,需要媒体和他做互动,这种用将不再是一次性的产品,更加是日常行为。


3、新民晚报新推出一个客户端,叫“新民凝声”,秉承咨询加服务,利用定位系统,立足于上海的小区,为广大的客户端用户提供两个纬度的服务,搜罗本地社区的服务信息,在用户身边打造信息磁场,如果你在家,这个屏幕端上出现的是你家周围的信息,从一个书法班到商家打折的信息,从各种各样的知识讲座,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所有信息都在上面反馈。


在这样的过程中,还特意推出了培养潜在用户的使用习惯的项目,叫做新媒体小灶,这个项目运作了一年半,主要针对是老年人,也就是50-60岁左右的人群,他们即将要退休,小灶手把手的教他们学会网络购物,网银支付,包括怎么使用新媒体的产品的。在这样的客户端上,他们可以看新闻,听新闻,可以查衣食住行,可以查交通信息,几乎你所有的生活需求,都可以在这上面实现。


台湾联合报的项国宁先生说,台湾现在看报纸的人数已经不到三分之一了,这对报纸经营者来讲是非常惊悚的事,但是在台湾电视的收视率也在下降,预计在今年年底,使用网络的比例会超过看电视的比例。


项国宁说,通常说网络是年轻人使用的东西,可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发现,网络用户的中高年龄的群体成长快速,40-49岁的使用网络的比例成长的非常快,市场的现象也在警告报业,不要光是靠这些中老年人,他们也会跑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