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人民日报》原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忆艾丰

来源:詹国枢 | 2019-05-21 18:02

我感到深深的无奈,淡淡的悲哀! 我感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渺小! 激情艾丰。老艾走好。
扫码手机轻阅读

突然听说,艾丰走了!

 走得非常突然!

 两天前,他还好好的。座谈,发言,出主意;抽烟,喝酒,聊大天。

 还约好,明天要到京城某公司坐一坐,考察考察,调研调研,出出主意,提提意见。

 然而,没有想到,说走就走,就在家中,刚迈出房门,刚准备动身,他沉重而伟岸的身躯,轰然倒下……

 闻听噩耗,不敢相信,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与艾丰相识,在八十年代中,刚到经济日报不久,对于老艾的新闻大作《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背水之战》、《需要你,软科学》、《面对生活不等式》……几乎是发表一篇,学习一篇,读之再三,佩服不已,感叹不已!

 心想,今生今世,能像老艾那样,以如椽之笔,写出如此高屋建瓴、振聋发聩而又直击要害、深入人心的文章,那该多么欣慰,何等自豪!也不枉吃上新闻这碗饭,戴上无冕之王这桂冠。

 此后,老艾更加活跃,他身上好像装着一个马达,“突突突突”,永远不停转动;他好像有很多能量,需要随时散发!由他发起并指挥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行至一处,曝光一处,震动一处,传递全国,几达横扫千军如卷席、假冒伪劣无处藏之地步。各地消费者引颈翘首,企盼光临,无不为之拍手称快!

 大破之后,还须大立。立些什么呢,立中国品牌呀!老艾四处演讲,八方鼓动,继在海南召开名牌战略研讨会后,又于成都主持“首届全国名牌大会”。自此,"创造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口号传遍神州,亦成老艾肩负之大任,随时随地,讲之演之,鼓之呼之!“中国品牌之父”,是人们送与他的尊称。

 实践上升成为理论,乃老艾之所爱之所长。《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采访概论》、《中国新闻媒介发展大趋势》……一本一本专著,成为大专院校文科生尤其新闻系学生的必读书目。甚嚣尘上的“新闻无学论”,在老艾丰厚的专著前偃旗息鼓,不攻自破。采访编辑之余,老艾打开视野,《世纪宏论》、《中介论》、《三做谈》、《古今说》……相继面世,组成一套厚重实用的《艾丰通用文库》。其行文涉猎之广,著作之丰,中国新闻界恐无出其右者!

 1996年,老艾调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有了全国最大最权威经济报纸这一平台,他的经济理想和新闻抱负得以纵情施展。老艾敏锐提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运营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一把金钥匙;他亲自组织“黄河断流万里探源”大型采访,并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如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情况汇报;率先喊出“小城镇,大战略”之口号,提出“东中西一体化,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具体建议……退休之前这段岁月,老艾带领手下年轻的编辑记者们,在经济日报这舞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活剧。

 退下以后,艾丰非但未得清闲反而更为忙碌。地方、部门纷纷请他指导名牌发展战略;企业、工厂不断前来让其把脉诊断,为突破困境支招……当此时也,“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应运而生,由厉以宁和他等三人主编的大型时事丛书《时论中国》,一本接着一本,相继面世,“为中国留下深度思想印记”,给渴望了解世界的人们以丰盛的精神食粮……

 老艾于我,亦师亦友。我曾惊异于他怎么会有那么充沛的精力,整天马不停蹄,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脑子里怎么会有那么一嘟噜一嘟噜精彩的主意和想法?尤其与老艾一起参加会议或论坛,只要他一登台,好嘛,下面肯定“哗哗哗哗”,一片掌声!老艾那声情并茂、声如洪钟、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的演讲,不时要被下面的喝彩声打断!你很难相信,上面这位精神抖擞的中年演讲者(他一点看不出老态),已然年过八旬!

 老艾的激情经常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他面前,年近七旬的我也常常自我感觉并不算老!国枢你不老嘛,一点不老!看看我,你能说你老吗?我只能嘿嘿一笑,老艾呀,我看你才像个大小伙子,从来没有老的一天!

 然而,就是这位从来不老的老艾,这位精力总是那么充沛、总是声如洪钟的老艾,前天下午,一个人,突然地,悄悄地,摔倒在地,离我们而去……

 真的吗?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我很难相信这是真的!那么鲜活那么生龙活虎那么朝气勃勃的老艾,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怎么会这么快就离开我们了呢?

 我感到深深的无奈,淡淡的悲哀!

 我感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渺小!

 激情艾丰。老艾走好。

原标题:激情艾丰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专题:各界人士追忆艾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