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澎湃新闻《一个渔民迷失在太平洋》报道存在夸大情形

来源:观媒 | 作者:周童 | 2019-06-12 09:18

越小的新闻细节,越能看出一家媒体的品格。
扫码手机轻阅读



周童 / 传媒大观察原创

6月10日,澎湃新闻推出深度报道《一个渔民迷失在太平洋》,使用报告文学的手法记录了一名福建平潭县渔民在海上遇险漂流数日最终被救的故事。

从标题来看,普通读者理解的太平洋应该是距离海岸线数千千米的深海,这个标题马上激发了观媒君的阅读兴趣。可是,随着正文对新闻细节的描写,观媒君发现了自己可能被误导了。根据澎湃新闻记者记录,渔民念星华的船是一条四十匹马力的渔船,渔民在送客人到了近海的小岛后,“大概又开了十分钟”,就“驶向太平洋深处"。可能在该记者的理解里,“近海”和“太平洋深处”的路程就是十分钟。

事实上,中国渔民在远洋作业并不少见。美联社今年1月2日报道,一艘长约93米悬挂中国国旗的大型渔船在偏远的太平洋环礁上搁浅,该环礁位于马绍尔群岛,距离中国海岸线长达6000-7000公里。

根据后续的报道细节,澎湃新闻披露了渔民获救的经纬度:北纬25°45.2′、东经120°24.9′。根据Google earth精确定位,这个位置位于福建近海,渔民最终获救的位置距离最近的福建平潭地区海岸线直线距离仅为70公里左右。

不过,太平洋从广义上来讲也包括中国的近海,诸如东海、南海、黄海海域等。如果从地理知识上分析,这个标题并不为错。

准确来讲,此新闻标题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一个渔民迷失在东海》《一个渔民迷失在台湾海峡》等等。只不过,作为一家以严肃新闻见长的权威主流媒体,澎湃新闻记者在这里“抖机灵”标题党的意图十分明显了。

观媒君认为,澎湃新闻不能够在这个浮躁的新媒体世界随波逐流。越小的新闻细节,越能看出一家媒体的品格。

原标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