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中国记协:高思杰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记协网 | 2016-03-21 14:31

3月18日,中国记协在京召开座谈会,授予安徽省阜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思杰“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号召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学习他的先进事迹。
扫码手机轻阅读


 3月18日,中国记协在京召开座谈会,授予安徽省阜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思杰“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号召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学习他的先进事迹。

   

 高思杰其人其事


高思杰是安徽省阜阳市广播电视台外宣科科长,自1997年进入阜阳广播电视台后一直从事一线采访工作。19年来,他始终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大力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每年采制新闻作品400余件,作品经常被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采用。


他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访足迹遍及阜阳市8个县市区172个乡镇街道中的166个;18个大年夜,他都奋战在阜阳火车站春运现场;抗击非典中,他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坚守了40多天。


他千万百计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艾滋病孤儿、白血病孩子和特殊教育学校捐款、募捐,帮助弃婴寻找出路。


2015年2月,他12岁的女儿不幸病逝,他忍痛捐献女儿的眼角膜、肾脏和肝脏救治了四名患者,他的大爱之举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


为什么受表彰


中国记协在表彰决定中说,高思杰同志信仰坚定,业绩突出,品格高尚,一身正气,是基层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先进典型。


中国记协号召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向高思杰同志学习——


学习他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学习他始终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生动鲜活反映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学习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勤学习、善思考、多锻炼,努力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学习他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者。


采访对象眼中的高思杰


阜阳市农委总农艺师杨庆芳:他习惯了在烈日下田野中奔跑、在泥泞中蹲守、在农作物中穿行;他站在沟渠里拍劳动着的农民的高大形象,趴在芝麻地里仰拍来表现芝麻丰收景象,蹲在地上拍行走的农机轮子来表现农业现代化节奏。他作风真实,为了工作,不计个人得失、不管别人评价;情感真实,谈起家庭,总是眼含泪水深怀愧疚;作品真实,善于用小题材揭示大道理,把“三农”最真实、最美丽的镜头展现给观众。


阜阳火车站值班员、安徽省劳模李玲玲:他工作起来就进入忘我状态。为了凸显乘务员用轮椅送残疾旅客上车画面,他跪在站台上拍;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他在雪地里趴了半夜,拍摄清扫道岔;为了拍列车编组大场面,在烈日下站了2个多小时累到虚脱。


2015年2月,高思杰采访阜阳火车站应对降雪保出行

    同事、同行眼中的高思杰

    

阜阳广播电视台产业办主任崔波:他就像传说中的无足鸟,一直在飞,永不停息;他是奔跑的摄像机,忠实记录人间冷暖,在浊浪滔天的洪水中,在除夕夜漫天飞舞的雪花里,在痛得咬牙的病床上。心中的追求在,梦中的希望在。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地方部主任徐梅芳:高思杰对我说,每当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在青纱帐般的玉米地里拍摄,好像真的能够听到庄稼生长的声音。我感到,他是怀着一种很纯粹的情怀去工作去拍摄去传播,这样的情怀超越了一己小我,是胸怀百姓和天下。不忘初心不忘理想,在日复一日的新闻劳作中拒绝“计件工”式的冷漠与麻木,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保持对职业的敬畏,拒绝不道德职业行为,扛起社会责任。在种种喧嚣与诱惑中保持清醒与理性,做个大写的人。在这个大时代,在讲述中国故事的长路上,写真中国力量,且行且珍惜。

   

 中央电视台安徽记者站站长彭德全:思杰对我说过,他爱阜阳,所以他要扎根在那里,报道好那里。在我看来,他是带着对阜阳的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镜头和自己一起走进基层、深入群众。高思杰身上正体现出了习总书记所说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具备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良好的思想作风和优秀品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时刻树立新闻舆论工作者良好形象。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看似寻常的新闻报道背后,浸透着辛劳、智慧、汗水,甚至伴随着危险、牺牲。没有理想信念的永恒召唤,就不会有他当记者18年而17个大年夜的无悔坚守、每年几百条发稿量的惊人记录。参加工作18年,高思杰为农民兄弟的大白菜吆喝,为灾区群众的困难呼吁,为公园里的东北虎鸣不平……他一年发稿几百条,不怕没有选题、没得可拍,就是因为他始终把镜头对准基层百姓、疫情灾区、抗洪一线,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欢乐着人民的欢乐,才能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新华社音视频部总编室副主任李杰:媒体宣传太多的明星、炫富、享乐,社会充斥太多一夜成名暴富的浮躁心态,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更多在岗位上踏实工作的普通建设者,需要的是千万平凡劳动者闪光点所汇聚的强大力量。新闻人要成风化人,自己就要一身正气,心怀大爱,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热度、激荡人心的好新闻。高思杰燃烧自己为全社会点亮了一盏灯,而我们能做的是要为这盏灯再加点正能量,照亮更多的角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