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观媒 | 2019-07-02 16:42
编者按:6月27日,江苏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向全体员工发出《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发展新格局:职责与使命》大调研60题,邀请各部门班子成员,乃至全体干部员工一起就这“60题”展开调研,全集团3000员工齐动手做集团高质量发展“答卷人”。(点击此处查看全部60题)
观媒(传媒大观察)特别邀请全国各大主流媒体高管、新闻传媒院系学者、资深媒体从业者进行“试答题”,让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就“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发展新格局”进行深入探讨,为业界、学界的思想积淀贡献智慧。
今日起,观媒陆续刊发受邀答题人的思考以及“答案”。
答题人
重庆华龙网
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春燕
原题目中的第21题是:如何激发内容生产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采编人员特别是年轻同志跨部门、跨媒体、跨专业自由组合,成立创业创新团队或工作室,生产更多叫好叫座的产品?
李春燕:这个问题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厨房算是概念化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融媒体中心,我们去考察的时候就是这么给我们介绍的,我之所以说概念化,是因为这种机制不可能持续化天天操作,因为每个版块都有自己的KPI,但是给些高奖励项目奖金,大家在完成自己的KPI的同时,也可能选择性的去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的去创新玩,但是要有足够的刺激度,这个动机就很复杂了。华龙网我们现在也在鼓励大家跨部门、跨单位的去合作,也有个利益分配机制,但是效果不太好,往往就是大家陷入自己的工作都活得很艰难,有时有项目,分配又扯皮。总之鱼和熊掌不好兼得。当然如果完全是把优秀的人抽到一起成立专项项目小组做事,我觉得这个机制是可以的。专做爆款,学人民网。
原题目中的第56题是:如何用好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发现培养和使用年轻干部,形成结构合理、勇于担当、充满活力的干部梯队?
李春燕:中层管理干部是一个媒体企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成长在我们这种体制内更重要,因为高层也就那样了,中干是真正做事执行战略的,而且受体制的影响没得这么大。机构自己选拔的自主权大点,所以给他们赋能,培养梯级管理团队很重要。而且培训要体系化,不能点状开展,否则效果不好。我们从6月开始,一个月一个主题,进了个专人来做培训方案和执行推进,期待有效果。
原标题:无
本文章隶属于专题:媒体融合60题 全国媒体大佬来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