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江海晚报 | 2019-07-17 08:04
□梁博宇
近日,杭州女童章子欣失联溺亡一事备受公众关注。7月13日下午,杭州警方发现疑似失联女童章子欣的遗体。随后,一个显示经认证名为“章子欣父亲”的百度账号发表了一则动态,以父亲的口吻表达了对女童的哀悼。网友普遍认为,在遗体身份尚未确认的情况下,女童父亲发表这条动态的时间、内容、语气都十分不妥,部分网友甚至据此对女童父亲提出了谴责。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条动态其实是百度新闻当值编辑在未经女童父亲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发表。事后,百度方面删除了动态,进行了道歉,发表动态的编辑也被解聘。
就事件本身来看,一条不合时宜的动态,足以引起网友对女童父亲的误解,也会给沉浸在悲痛中的女童家人造成更多伤害。而跳出事件之外,单看百度新闻编辑发表这条动态的行为,体现出的则是新闻媒介素养的匮乏和新闻伦理的缺失。
根据百度的解释,“章子欣父亲”的账号系经女童父亲本人授权于7月10日开通,本意是利用网络力量寻找失联女童。但即便如此,女童父亲也只是让渡了运营账号的权利,百度新闻编辑无权不经其许可发表内容,更不应该揣测其心理、为其代言。
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下,“流量先行”的观念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为求奇求快,往往忽略对事实的求证,甚至编造故事、扭曲细节、制造谣言。仅在今年,就先后有自媒体发布“女孩因奶奶只给弟弟做蛋花汤而自杀”“华大基因导致14万孕妇基因组外流”“中国联通不支持华为5G”等不实新闻。而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后续的辟谣会十分艰难,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即使谣言得到了化解,其传播过程中对相关者造成的伤害也已无法挽回。
诸如此类的错误,只在事后进行紧急处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当今中国传媒行业的流量大户,百度有责任和义务从源头上规避此类问题。当然,指望所有的媒体和自媒体都保持自觉并不现实,要改变媒体行业的现状,还应有强力制度的约束。对于不实信息的源头,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提高其行为成本,以降低其违法违规倾向。对于这些信息发布的平台,也应严加规定,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以令其对相关信息进行更严格的审核、对相关人员进行更完善的筛选和培训。在唯流量论十分严重、虚假信息日趋泛滥的今天,即使不能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至少也应步步为营地改变现状,逐渐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原标题:“流量”让部分网络媒体丧失新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