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封面新闻董事长兼CEO李鹏:把数据驱动战略作为首要战略

来源:观媒 | 2019-08-08 15:10

封面新闻董事长兼CEO李鹏发表主旨演讲
扫码手机轻阅读

2019年8月8日上午,第五届观媒峰会第一场主论坛:由观媒和封面新闻联合主办的“智媒体论坛”举办。封面新闻董事长兼CEO李鹏先生发表了关于“智媒体”的主旨演讲,深度解析了四川报业集团如何充分运用技术的变革,深化媒体融合,打造出封面新闻这一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品牌。

以下为演讲全文:

感谢各位圈内大咖,业界同仁,做一个简要汇报。谈不上什么经验,我们跌跌撞撞走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刚才徐总做了令人感慨和令人敬佩的感言,也代表门户网站精英化的群体发表了获奖感言,我也是都市报里面骨灰级的人物了,从95年开始,95年5月1日我到华西都市报报到,一直到今天我仍然在这个行道里,正如徐总很多人走了,离开了这个行业,可能有吸引力更高的职位和吸引力更好的行业在吸引着他,创造着新的未来和贡献。我这个人是喜欢待在原地不动,所以我这些年一直也没有动,虽然也有一些机会和可能,但是我坚信我们这样一个行业,都市报这样的行业本质上是市场上运作的群众,媒体的种类,我相信在市场化运营的前提下,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这样一个行业,虽然不会给我们的地位,给我们的财富带来更多和更好的东西,但是我认为有一些事情做起来还是蛮有意义的。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关于“智媒体”。

总书记这些年非常关心,也具体指导整个媒体的转型,媒体融合的发展,在今年1月25日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的作用,以及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一个重要的指示,我是认真地读了原文,也有一些体会。事实上,这些年来可以发现,智媒体这样的新物种基于已经走过的这几个段落。

现在常规的一种分发,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你可以看到每个阶段大体上经过了十年的成长周期,历史有时候就这么的巧合,大家可以看一下。

在这样的时代里,智媒体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对智媒体有一个定义,当然就是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技术驱动是智媒体的本质特征,人机协同是智媒体重要标志,智能传播是智媒体的目标追求。

为什么智媒体是一个新物种?新物种可以从三个方面,从媒体、生产、审核、传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到新物种和传统媒体的生产、审核和传播都大不一样了。从生产的角度,我们现在有机器采访、AI技术、机器写作,也有人机协同,就是机器辅助写作等,从写作的角度,采写角度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主导,变成人机一同来完成一件工作。

审核的环节来看,我们的机器、算法已经实现更加高效,包括在敏感词、视频审核方面都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人的简单的劳动,包括从传播的角度我们更清晰了。传播的对象由模糊到清晰再到精细,我们已经实现因人而异的精准传播,从人去找信息变成了信息来找人,变成了优质的信息去找人。

封面新闻从2016年5月开始,封面新闻客户端上线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这样一个愿景,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10月份正式提出进军智媒体,当时的智媒体既是智能媒体更是智慧媒体。

我们把智媒体定义为“智能+智慧+智库”,这是学习借鉴全国各个媒体集团在智媒体领域的探索,我们形成的智媒体观。

这些年来,智媒体的概念到实践形成快速生长的态势,包括我们专家学者在讨论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智媒体。包括今年5月份张建星理事长在《王者荣归》序言中写道,对报纸有一段话“报纸只有向智媒体转型才有生路”,我看到这句话深有感触。

智媒体有智能+智慧+智库,智能媒体发展进程中,我们首先是把数据驱动战略作为我们的首要战略,我认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或者我们迈向新媒体,迈向智媒体,如果我们的用户增长,如果我们的收增长驱动力不是来自于数据,那你依然在传统的轨道里面奔跑。这样的奔跑方式我认为不可持续。所以首要的一个理念,就是数据驱动,以用户为中心,增长为导向。“增长”就是以用户的增长,包括拉新和日活,必须建立在数据驱动引领之下,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更快更全面建立数据驱动的文化,这是最核心的东西。

封面新闻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整个用户规模达到6000万+,APP下载用户超过2500万,封面新闻日活用户超过500万,所以我们在基于这样的机制上,我们展开了数据驱动。在数据驱动后台管理上,我们自主研发了封巢系统,为智媒体而生的封巢系统,有点像传统报纸上的北大方正或者清华紫光,给予封巢三个平台定义,智慧内容平台、智能延展平台、智识管理平台,从这三个方面给予移动媒体,或者说智能媒体后台操作系统,我们定义为“封巢”,这是媒体转型过程中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

在机器协作方面,小封机器人成为国内所有平台,包括BAT开发的写作机器人之内排名第九,这是《互联网周刊》刚刚公布的排行榜,小封不仅写咨询还有写诗,小封写诗已经成为封面新闻品牌栏目,今年10月份会给小封公开一本《诗集》。包括机器写作等等方向上,我们认为机器以及人工智能都会为我们提供人机协同的好帮手,包括在语音合成,语音播报全场景沉浸式体验,音频方向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

我们做智媒体,更重要的是建设智能的编辑部,让封面大脑更强大,智能编辑部升级21个智媒体产品矩阵,建设“智能+”生态,这样矩阵包括7个类别21个产品,有基础产品、内容产品、营销产品、智库产品、UGC产品以及未来产品等。当然同时注重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包括我们在软件著作权,封面新闻APP和封巢软件著作已经登记完成,还有一些正在登记,还有一些AI产品专利也在申请当中。

智慧媒体,我们定义为守正创新新内容的传播者,我们一直认为内容为王,专业化是我们唯一生存方式,原创立足,主要基于一类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有原创采访权,内容理念上,包括内容生产采取三个优先原则等等,这一套都保证我们在实现内容方向的一种努力,包括我们在内容,特别是视频跟各大平台定制化生产方向上,我们为网络,为互联网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清流。

正能量是我们内容一个重要标识,为技术引擎植入价值观的灵魂。这些都在智能媒体里面,智慧媒体里面特别注重的。

年轻态包括青蕉社区服务社群。刚才讲数据驱动引领下视频传播和社群营销战略。所以我们把社区社群营销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点。

视频化的努力和探索方向上,特别是5G和AI相结合的方向上,我们会做出一些全新的努力,强调我们做强新闻短视频平台,包括视频审核、视频剪辑智能化,全面视频化、全员视频化方向上我们做出了一些努力,包括青角拍客,现在已经发展到3000人的团队,特别是在UGC生产方向上。

我们的新技术也赋能了新视频,包括MR、VR、AR,5G时代到来的时候,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我们视频也会产生全新传播样式。

智库媒体,我们做了几个动作,我们成立封面研究院,研究院有六大研究所,内外部专家团队各60人,加起来是120人的团队,包括人工智能研究所、吁请研究所、公益研究所、传播研究所、新经济研究所、人文研究所,六个研究所专家团队拥有内外部团队,我们想在专业化方向上做一些努力。研究院的设立有利于在两大核心产品上做出努力,包括封面指数和封面吁请,我们开展“智能+”指数分析,对行业吁请数据开放平台,我们针对突发事件提供随时的吁请报告。

我们的产品载体,主要是基于媒体传播优势,也包括不限于采访调研、论坛研讨、数据榜单等等,这些的吁请,这样的一些智力智能,媒体的优势变成我们的发展的支撑。

最后,给大家汇报一点,封面前三年定义为封面1.0,封面1.0重点是围绕智媒体做文章,封面2.0根据省委宣传部领导给我们的定义,我们在积极构建科技+媒体+文化生态体,科技当然是引领,我们认为互联网媒体公司首先是科技公司,所以我们在今年之内已经把封面技术团队,包括产业界团队独立成了封面团队公司旗下子公司,封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这个公司单独出来做,更好便于独立市场主体、市场化运营,更好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媒体。

智媒体是核心,这是我们坚持,媒体是本身,是我们不会改变的。我们应该强调的是用人工智能不断重构媒体的生产传播全流程。新型文化业态是重要支撑,新型文化业态特别注重聚焦泛娱乐和新经济文化体验产业,我们会利用资本杠杆和方式来整合和重组,目前封面融资股改并上市,已经列入四川省委文旅发展100个重点项目清单,这是我们阶段性取得的小的成果的体现。

封面一直以来坚持的使命:重新联接世界,因为曾经我们和世界渐行渐远,失去联络,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联接。我们愿景:依然是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目标:建设一流的互联网科技传媒孵化企业。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原标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