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李雪昆:党报网站技术障碍不除,融合事倍功半

来源:传媒大观察 | 作者:李雪昆 | 2017-01-18 09:37

在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指导,人民网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上,一场围绕“初心与创新——媒体融合时代的党报网站发展之道”的交流。
扫码手机轻阅读

党报网站在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化的时代,不断开拓进取,从单一的PC网站向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转型,从新闻内容生产向政务、电商、技术等多元服务拓展,与母媒体的融合正待走向深化。变革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与生机同在。在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指导,人民网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上,一场围绕“初心与创新——媒体融合时代的党报网站发展之道”的交流,或许会为党报网站在2017年的发展开阔更多思路,指引更多融合发展的路径。


在过去的两年里,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和渠道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感到实际效果离中央的要求和我们自身的期望还有不小的距离。我认为,原因可能与我们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和成效不尽如人意有关。”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陆先高说道。


找适合发展的新技术为我所用


实践中不难发现,如果技术有障碍,对内容的传播也是有影响的,但是,只要把新技术打通了,对于内容的创新则是如虎添翼的。而对于技术的发展、应用,党报网站的负责人也持有各自的观点。


“技术催生了互联网传播,新媒体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认为,快速迭代已经成为传播技术发展的常态。作为纸媒携带互联网基因而生的党报网站,一刻也不能放松对传播技术前沿的动态感知。


“现在外面的新技术、新风口很多,我们也在不断研究和跟进,但要把握好自身定位。”澎湃新闻网总编辑刘永钢举例说道。对于短视频这个风口,澎湃一定不会缺席,但是也要认识到,短视频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它只是让叙事更加丰富以及让传播具有更多的可能。但无论做直播、做短视频,都是为了做新闻、做内容,是为我们的核心使命而服务,绝不能为了短视频而短视频。


对此,人民网资讯部副主任刘鹏也表示认同。他认为,技术是由人开发的,媒体融合又以技术为依托,所以,媒体融合的产品一定要契合人的所需,一定要有人的特性,符合人的行为习惯,这个产品才可能有市场、有受众。刘鹏认为,技术只是工具,人是利用技术的,而不应该让技术反过来约束人。所以,对技术的应用应采取适度的方式。不应盲目追崇新技术,而应该是拿适合我们的新技术为我所用。


对于虚拟现实(VR)、无人机等技术,陆先高在实践中的体会是要么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要么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这些技术真的不行吗?显然不是。在陆先高看来,真正的原因是没有在媒体行业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使用场景。不管是交互方式还是信息服务能力,只有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信息服务找到恰当的使用场景之后,才会带来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


留住稀缺技术人才是关键


作为党报网站,应该融入变革,把自己的新闻产品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多种渠道来运营,力争全面覆盖用户的生态空间,让用户处处能看到你、听到你、触摸到你、感知到你,这应该是媒体融合的一个未来。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一个统一的调度指挥平台都是必须的,然后,才能通过垂直化的、专业化的、细分的采编队伍,来对不同的用户实行服务。”北京日报社网络新闻部常务副主任、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陈岩说道。


当前,党报网站普遍面临的难题在哪儿?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总编辑刘加增认为,就是技术的巨大制约。“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互联网这样对技术的依赖如此之强,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在互联网领域,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与行业巨头相比,传统新闻网站在技术应用上鲜有突破,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缺乏互联网前沿技术、先进技术,我们即使敏感地发现了大众痛点,发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置身于巨大出口,也拿不出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这也就制约了我们通向成功。”


作为地方新闻网站更是如此,中安在线执行总编辑王根喜表示,地方新闻网站一直存在两个短板,即资本和技术。就技术层面而言,首先,缺乏研发投入;其次,新闻网站的决策者大多采编出身,对技术是外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键决策;再次,留住技术人才难。“虽然我们也重视技术,知道这是我们的短板,但是,我们很难培养和留住技术人员。以中安在线为例,为了体现技术人才的价值,每人每月补贴3000元,但与商业网站相比依然差距明显,技术人才一挖就走已是不争的事实。”王根喜补充道。


数据的价值在于挖掘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接收方,通过阅读、浏览也在不断地反馈信息,纸媒要及时接收到这些反馈,从这些零散的信息里总结归纳出用户的变化规律,进而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媒体的影响力。


在人民在线副总经理杨松看来,通过每一个用户可以精准分析出他们的收入、消费的偏好以及潜在需求的数据,进而为每个用户提供真正满足他们的差别和需求,而这些数据是真正来自于用户。从群众中来的用户数据,是党报网站的宝贵财富。这里所说的数据,不仅仅是日常所说的新闻数据,而且还包括海量的用户数据、阅读数据、关系数据、评论数据等。


“只有流动的数据才有价值,才可以变现。从根本上来说,数据是不能说话的,如果拥有大量的数据,而不知道怎么使用,其实这可以说是一场灾难,而不是价值。在数据和价值之间,其实就是要靠数据挖掘,大数据真正的价值就在于算法。”杨松说道。


解放日报社上海观察运营、技术中心总监张玮也认为,大数据毫无疑问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其实,一家媒体所能拥有的数据,根本称不上大数据,只能算是小数据。与大数据的获取相比,更难的是大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像专业的挖掘大数据、整理大数据的人才,不要说媒体,在整个市场都是非常稀缺的。但业界可以通过合作尽量为己所用,借助一些比较大的有优势或者有经验的大媒体技术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