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大河报》报道河南两会发万元红包

来源:大河客户端 | 2016-01-26 11:10

政府工作报告一出,大河客户端迅速甩出“大招”——“读政府工作报告,赢10000元红包”,据记者了解,这“10000元”可是“真金白银”。
扫码手机轻阅读

1月25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两会”“战事”正酣,大河客户端、微博、微信与纸媒“牵手”互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十三五》“神曲”、“替一亿知己代笔”、H5读两会等系列新闻新品,力争把“高大上”的“两会”素材,做成一桌色香味俱全又“接地气儿”的“新闻大餐”,引发省人大代表董广安、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李建伟、传媒大观察CEO薛陈子等新闻界“大咖”热议,同时不少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也从“小将”的角度谈观点。


【亮点一】快看,那个发“红包”的好帅!


上午,政府工作报告一出,大河客户端迅速甩出“大招”——“读政府工作报告,赢10000元红包”,据记者了解,这“10000元”可是“真金白银”,绝对不用代金券神马的“糊弄”。


“大红包”咋抢?光拼手机、拼网速、拼颜值可不够,还得拼个人的时政知识“库存量”,答对7道题中的5道,即可参与抢红包,奖金总额10000元; 只要参与答题,并通过大河客户端收藏本篇稿子,即可在2016年全年免门票游栾川县抱犊寨风景区(门票70元)、固始县西九华山风景区(门票128元)和辉县市宝泉风景区(门票80元)。


【众议】


李建伟(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新闻奖评审委员会专家):“红包”魅力还是很大的


看到这个活动,李教授立刻就先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有趣,有用,参与者还能得实惠。


“实践证明,红包这种互动形式,威力还是很大的。”李建伟说,不管大家抢红包是为了好玩还是“挣钱”,其注意力会被吸引到我们想要给他看的东西上,央视春晚是这样,大河报“两会”报道也是这样。媒体是连接政府和百姓的桥梁,是社会发展的“瞭望者”、“桥头堡”,其自身也应该积极发挥创新意识,更好地关注河南发展。“大河报已经在做,希望继续发挥优势,走在媒体改革的前列!”


薛陈子(传媒大观察CEO):纸媒“求转发”,也是蛮拼的


纸媒用“抢红包”的形式“求转发”,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同时用一种很直接的方式,鼓励网友去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侧面体现了《大河报》的社会担当。


王彬(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要是送鸡蛋,说不定更“火”


作为年轻人,王彬一眼就“看好”这个活动,他认为,参与度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两会”讨论点虽然事关老百姓“衣食住行”,但很多“热词”依然有距离感,“红包”会一下子缩短这个距离。“如果发的是俩鸡蛋或者一壶油,说不定会更火,菜场‘大妈’们可能纷纷来互动,传递最基层的声音!”


【亮点二】掷地有声,“朋友圈”送信墨香回


1月20日,在“两会”召开前夕,大河报就推出“为一亿知己代笔”写给代表委员一封信活动,大河报的“两会”新闻新品,不光要“热”、“火”、“潮”,更依然坚守情怀,不乏深度。


至今,客户端已发出了主题为“雾霾”、“医疗”、“养老”等民生信件,发出就要有回复,25日,大河报A03版用一整版的“墨香”,展示委员们的回信。


【众议】


李建伟:汲取电商成功经验,做传媒的“线上”+“线下”


“这封‘信’应该是大河报的一个创新。”李建伟说,这种形式充分汲取了电商的成功经验,“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新媒体先“发声”,克服了传统媒体时效性“落后”的局限性,报纸“回信”弥补了新媒体信息碎片化、生命力短等弱点。


薛陈子:传统媒体加入“新媒体”大战,依然要“内容为王”


网络阅读往往是快速的,要想把某个事件作出深度,依然要与纸媒相结合。薛陈子提出,虽然如今各家传统媒体都拥有各自的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在报道“两会”这种时政大事的时候,能够推陈出新,用一些高科技打造新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期待,但内容依然是首要的,新颖的形式里,装着有深度、有高度的内容,才能“相映成辉”。


曹如梦(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从小学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老师就教授了一种体裁:信件。写信,往往能够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曹梦茹表示,她看了几封信,感觉十分通俗易懂,不仅是写给代表和委员们的,也是道出读者心声。


【亮点三】读懂背后民意期待,网友力推“神曲”上春晚


随着省“两会”开幕,一首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制作的MV《十三五河南舞》,迅速刷爆微信群和朋友圈,在各客户端、微信公号蹿红,成为众人传唱的“神曲”。


董广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硬”时政做“软活”了


作为河南新闻界的“大咖”,董广安转发了《十三五 河南舞》并“点赞”。“这个视频,用鲜活的表现方式+两会元素+范军品牌效应,将比较‘硬’的时政新闻做软了!”董广安认为,通过互联网传播渠道,成功吸引了年轻人关注“两会”,这也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的一种成功创新和尝试。


李建伟:“神曲”“洗脑”,先让百姓记住“十三五”这仨字


形式新、传播快,李教授同样给“神曲”点赞。用这种好玩的方式,先把普通大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十三五”这三个字上面,让大家意识到,哦,河南正在研究大事呢,这大事是跟每个老百姓息息相关的。


光凭一首“神曲”,对于“十三五”的解读是不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后,纸媒就要发威了,咋解读,看报纸。


《河南日报》:读懂“神曲”背后的民意期待


笔者认为,这首由省人大代表、著名演员范军领唱的“神曲”之所以能够“爆红”,不仅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节奏、丰富浓郁的河南特色和满满的正能量,还在于其展现了一种对河南发展成就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表达了一种昂首挺胸的豪迈范儿,更在于其传递了一份凝结在中原儿女心中的那种时不我待、当仁不让的发展期待和精气神儿。


就像这首MV里面所表达的,河南不仅要“有底气”,要让人“刮目相看”,更要通过“十三五”的拼搏奋斗,让河南“霸气侧漏”。满足这份期待,抵达这份梦想,就要我们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抓住“恁好的机遇”,“弄吧弄吧弄大事吧”,通过中原儿女的智慧和勤劳,让河南变得产更兴、业更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城更靓、人更富。(《河南日报》1月25日2版,节选)


曹如梦:MV的制作贴近生活,很多镜头都是身边的景色,十分有亲和力,而意见领袖范军更能起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河南话表达,我觉得我老家人都会特别喜欢,直接打上了‘河南属性’。”


信阳读者:今天看了《十三五 河南舞》,歌词写得老带劲了,唱得充满了河南“老炮儿”味,真心地点个赞!强烈建议上咱河南猴年春晚,唱出咱大中原的豪迈气概,唱出咱中原亿万民众的美好愿景!


【亮点四】您到“大玉米”上挂心愿了吗?


许愿有用的话,许在蓝天上肯定最拉风。如果说,写信是一种情怀的回归,那么许愿墙就走另一个极端,无需风筝,不是柳絮,用最炫酷的技术,就可你可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两会”开幕前,大河客户端推出了“许下您的十三五心愿”产品,点击页面,就可以在全景航拍的“大玉米”及湛蓝的天空上,许下你未来5年的愿望。


薛陈子:这个产品让我对郑州“刮目相看”


薛陈子常驻北京办公,但近期也来过郑州。“有雾霾,天灰蒙蒙的。”


然而,在他打开这个产品的瞬间,看到了湛蓝的天空下,亮晶晶的“大玉米”,和颇具都市“大气派”的东区CBD。“让我看到了郑州另一番美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