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青创工场(微信公号) | 作者:姜鹏 | 2016-03-24 10:11
窦丰昌
18日下午,上海杨浦。刚刚辞去南风窗社长一职、引发媒体喧哗的资深媒体人窦丰昌出现在青创工场(中国青年创业服务第一平台),头衔已经悄然转换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青年研究员的窦丰昌老师在转型后首度接受了访问。
窦丰昌自1998年从北大硕士毕业后加盟广州日报,去年6月转任南风窗社长。南风窗是一本全国政经新闻杂志,不少高中都以其报道选题作为命题作文题目,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媒体广告断崖式下滑
作为一张品牌影响力不俗,带领近60人团队的杂志社长,为何放弃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光环,选择看似有些“高冷”的研究教职呢?窦丰昌老师表示,受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影响,纸媒正在远离读者,原来效益不错的纸媒呈现“每年30%甚至50%”的断崖式下滑,南风窗也不例外。
窦丰昌表示,自己带领南风窗“二次创业”,从杂志内部机制转变以及市场开拓着手,效果初步显现,“但改变不了趋势(传统媒体下滑)”。
机缘巧合,复旦大学抛来橄榄枝,窦丰昌“新闻报道往往得不到沉淀,我内心还是想做一点厚实、有积累的工作”,右手在茶几上空,做了一个反复下压的动作,“做研究就是沉淀”。
窦丰昌表示,调入复旦大学之后,自己将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实务和全媒体新闻生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传媒人创业的黑与白
“您算是在创业吗?”
“不算吧,好像又算!”
在窦丰昌从社长到研究院转型的背后,还有从广州到上海的迁居,告别生活18年的城市、故友,以及未来在上海魔都的种种未知,这一选择绝非易事,也恰恰是创业者面对的第一关。
对于媒体人创业,耳熟能详的有许多。前有央视记者张泉灵、刘建宏、郎永淳,身边还有广州日报老同事、上市公司副总吴国华,在前不久加盟了找塑料网,“我们俩交流过,他曾想通过读书卖茶叶”。
据青创工场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创业的知名媒体人还有前网易总编辑陈峰,创办年轻社交媒体盖范,林楚方加盟今日头条,南方人物周刊陈磊加盟春雨医生,南方周末朱红军加盟蚂蚁金服...加上每天都有媒体人离职的消息传出,使得传媒职场也人心惶惶。对此,窦丰昌的观点掷地有声,“比离职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传媒人转型的精彩表现证明,纸媒下滑时代,媒体人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更加弥足珍贵”。
窦丰昌坦言,记者在转会市场还是比较受欢迎,优势在于知识比较全面,获取资讯的能力超出常人,但劣势同样存在,“在专业领域,不够精通”。
尽管去职,窦丰昌也有一丝在南风窗期间“壮志未酬”的遗憾:许多默默无闻的人创业成功了,为何一个品牌价值很大的媒体创业会不成功呢?
一旁,青创工场回答了一句,“或许,过去的品牌就是当前创业的累赘”。
创业,别辜负这个时代
纵论趣闻轶事,古今天下,青创工场的话题还是绕到创业。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青创工场致力于帮助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冯仑等国内一流导师团队助阵,青创工场的创始人也有媒体背景,窦丰昌认为“有很多研究价值”。
在窦丰昌看来,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割掉了机构办报的专属权利,部分记者面临下岗,但也让个性化的记者脱颖而出。以近期也从广州日报离职的记者胡亚平为例,她的微信公众号米糕日记便收获海量粉丝,“即便离职,粉丝打赏也能过上小资生活”。
无独有偶,在自媒体榜单上,同样是媒体人出身的石榴婆报告和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靠着“玩转时尚及奢侈品”,成为年度掘金千万的大户。
窦丰昌总结说,这几位媒体创业者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是天分,对文字的感觉和把玩能力;另外就是勤奋,写一篇文章的背后可要付出汗水”。末了,补充一句,“现在增粉很难,(做自媒体)时机很重要”。
不是当家人,不知当家苦。作为杂志前社长和当家人,窦丰昌也对创业者有几点善意提醒:注意现金流、控制成本、了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