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广电视界(公众号) | 2025-07-12 22:58
近日,现任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李鹏的第三本专著《智媒体论》出版发行。收到新书,书页轻启,如获至宝,轻捻书页的声音与书中呈现出来的变革之声交相回荡,仿佛是一次与行业系统性变革的轻声对话。
(一)
轻抚书面,这是一名从业30年的媒体人,站在新的时代风口的思考;更是一名一线新闻人以十年之功,以具体实践成果践行媒体深度融合的思辨。
从2015年3月“智媒体”萌芽初起,到2016年10月首提“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的智媒体理念;从第一本专著《迈向智媒体》的面世到第二部专著《智媒体——新物种在生长》的深度思考;从打造纸质、网络、视听、户外融合共生的华西传媒集群,到实施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在线融合改革,建设“双端一体”客户端,及至此次第三本专著《智媒体论》正式出版……
李鹏以10年时间的思考与实践,践行着心中所想、心中所愿,而实践证明,十年来,智媒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主要路径之一。
2018年出版第一本专著《迈向智媒体》时,正值李鹏担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并执掌中国第一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同时全力打造现象级新媒体“封面新闻”。
从2012年至2018年正是报媒日渐式微之时,“向何处去”成为全行业都在思考的话题。李鹏与同事们经过深度思考和大量调研,明确了移动新媒体技术是主攻方向,而人工智能时代是媒体变革的大背景和大趋势。
如果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觉得这是大势所趋,是形成共识的话题;而如果将视角拉回到10年前,这个判断是大胆的,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更是困难重重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李鹏是一名执行力超强的新闻人,思考过后即坚定向前。确立了“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智媒体理念之后,从无到有建立传媒互联网工程师队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新闻传播全流程,从而构建起以先进技术为引领的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总体框架,李鹏也从而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封面传媒自研移动媒体技术,更是输出至黑龙江、新疆、云南等12个省区市,深度赋能传媒事业产业发展,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清晰地思路不仅成就了2015年10月封面新闻的诞生,更是让《迈向智媒体》应运而生。该书可谓是《华西都市报》的融合转型实录,包括对媒体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营销模式、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思考和创新举措,被众多专家称之为实践出来的教科书。
(二)
第二本专著《智媒体——新物种在生长》成稿于2019年,既是《迈向智媒体》的升级版,全面记录了封面新闻转型的实践过程和前瞻性思考。
该书以封面新闻转型实践为案例,系统阐述"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三位一体的智媒体理论框架,论述"科技+传媒+文化"生态体构建方案,记录《华西都市报》从传统媒体向智媒体转型的完整路径,并提出智媒体是"用人工智能重构新闻生产传播全流程的媒体"的核心定义。
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新增新媒体“封面新闻”2.0战略实施案例,形成理论探索与产业实践的双向印证。书中的案例描绘出未来媒体的“智”媒生存法则,那就是只有真正融合智能、智慧、智库“三智合一”的智媒体,才能改造新闻生产,重新定义媒体和传播,才能走得更远。
时隔5年之后,第三本专著《智媒体论》得以在2025年出版,也是李鹏在任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之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就“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应该如何转型”的深入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精炼出两个智媒体公示,从而尝试建立一套理论体系。
如何定义智媒体?该书提出智媒体=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的公式,有着极强的可复制性。在李鹏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是智媒体的引擎;智慧内容是智媒体的灵魂,智库服务则是基于内容、运用技术,推动媒体整体转型为智库。
那么,如何判定智媒体的综合实力呢?该书创新性提出“智媒体等式”,认为智媒体综合实力=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数据运营+管理文化+团队能力)。
全书以两个等式为脉络延展开来,全面阐述了智能技术、智慧内容生产、智库服务、数据驱动、管理文化、团队能力建设等一系列体系构建,其主要观点为:新型主流媒体要努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生态型智媒平台;以平台媒体为核心,构筑起生态发展的新模式。
显然,这样的发展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是超前的,但却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和现实意义。
此外,该书并没有仅限于就事论事,同样提出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瓶颈。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带来对新闻事件真实性的担忧,并对新的媒介形态的演进路径,媒介形态的依存关系等话题分别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是实践后的结晶,有着较高的视野和宽广的观察维度,提出了智媒体建设的理念、方法和路径。
(三)
2025年2月,李鹏正式调任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很多业界人士很关心如何在川台实施融合与创新发展之策。
短短4个月之后,以川台成立四川观察智媒科技有限公司,并正式创建“数据空间与视听传播智媒实验室”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先手棋,显然,与其“智媒体”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川台成立四川观察智媒科技有限公司,其重要落脚点就是为了锚定智媒技术赛道,致力于打造特色智媒产品、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内容生产、传播体系、机制改革等一系列生态重构。
令人关注的是,新成立公司将目光聚焦在打造复合型人才矩阵之上,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年轻化、专业化团队,给予最灵活的机制、最高的平均薪酬,形成了技术开发、产品运营、多元业务视角的复合型人才矩阵,从发展角度来讲,这是颇富勇气的举措。
7月11日,四川广播电视台再出新策,将正式成立“四川广播电视台研究院”,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专家智库为支撑、资源整合为纽带、创新应用为目标,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智库平台、全国专家资源的协同平台和产学研协同服务平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解决方案。
如此种种,可以看到《智媒体论》中的种种实践与思考,都逐步在川台推进媒体深融与创新发展中成为重要抓手,期待川台的变革之举能够为全行业提供可复制的重要样本。
原标题:十年磨一剑——在《智媒体论》中探寻媒体深融与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