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新华报业副总编辑张晓东:传统主流媒体从“融”前行

来源:深圳商报 | 作者:王兆龙 | 2016-08-22 10:43

日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张晓东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融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要从“融”前行。
扫码手机轻阅读

16.png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张晓东


目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以党报《新华日报》为核心,坐拥14份报纸、7份刊物、1个网络群、1个移动手机媒体以及10多家经营性公司。在媒体融合发展大转型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探索出一条“纸媒、网媒、端媒”三代传播形态相融合的道路,形成主流媒体舆论传播矩阵。


8月21日早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张晓东由南京飞抵深圳,参加当天由人民日报社、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记者在深圳机场采访了他。此前,记者从报章、网站上看到过张晓东的名字。他对打造矩阵型的融媒体系、掌握技术自主权、建设全媒体人才队伍、传播主流价值等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看完记者的采访提纲,张晓东不顾旅途劳顿,稍加思索便娓娓道来。


融媒矩阵拱卫主流舆论阵地


谈话从2014年说起,传媒界将这一年称之为“融媒体元年”。


张晓东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总书记对媒体融合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这在理论政策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践层面上,上海、江苏、湖南、浙江、湖北等地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大整合和深转型探索。


张晓东所在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国内较早开始进行了报业传媒化发展的探索。


该集团的《新华日报》,现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传统,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2001年9月28日,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研究,正式组建成立新华日报报业集团。2011年,在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由“报业”到“传媒”,名正则言顺。


据张晓东介绍,目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以党报《新华日报》为核心,坐拥14份报纸、7份刊物、1个网络群、1个移动手机媒体以及10多家经营性公司。在媒体融合发展大转型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探索出一条“纸媒、网媒、端媒”三代传播形态相融合的道路,形成主流媒体舆论传播矩阵。


实事求是践行四个转变


张晓东说,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做出了基于自身现状、实事求是的解读与践行,于2014年年底正式确立了“四个转变”的指导思想,即“从非常态融合向常态融合转变,从单维度融合向全方位融合转变,从浅层次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从内部融合向开放融合转变”。


去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专门从旗下各媒体抽调人员,组成媒体融合创新实验区,从事新媒体产品研发、内容制作以及“中央信息厨房”的打造,目前已推出集团战略级产品“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交汇点”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移动端的延伸,是“数字媒体+移动政务+民生服务”的新一代掌上平台,成为集新闻资讯发布、政务查询办理、民生服务、移动化建设于一体的超级移动互联服务入口。据张晓东介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每一个记者都是“交汇点”的记者,已通过“交汇点”进行了包括“一带一路”“全国两会”在内的多次大型全媒体采访报道,不到一年时间就吸引了将近600万用户下载。


张晓东提到的另一款新媒体产品“视觉江苏”,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集合全集团的摄影记者,通过媒体融合创新实验区打造的视觉媒体中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新闻图片就有100万张以上,目前不但对内、也对外提供新闻图片和视频,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专项文化基金的认可和资金支持。


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在张晓东看来,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在传播形态方面做出改变只是一方面。媒体融合创新实验区不仅仅是新媒体产品研发平台,更是考核机制创新平台、管理机制创新平台、激励机制创新平台,进而成为员工内部创业平台。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专门成立了媒体融合创新孵化基金,面向所有员工开放研发平台,凡是经申报,且通过商业模式、商业前景等论证,具备一定可行性的,给予资金支持。据悉,目前基金运营还不到一年,平台上已有二三十个项目在同时推进,其中不少项目已显露出了极强的生命力。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激发员工内在创新热情,更有利于将传统主流媒体打造成新型传媒集团。张晓东说起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平台孵化的名牌:“微信公众号‘钱眼’就是我们的员工团队利用业余时间打造的,现在已有超过90万粉丝,下一步通过媒体融合创新实验区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未来或引入战略资本。”


支持员工内部创业,既要扶上马、送一程,市场化淘汰也是必不可少的。据张晓东介绍,媒体融合创新实验区通过后台数据对每一个项目的用户数、阅读量和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详尽的统计,每个月进行一次排名,若运营状况总是不尽如人意,总是排在后几位,半年之内会被淘汰,这样的项目已有两三个。


后发转型差异化定位是关键


当前,仍有很多传统主流媒体在融媒体转型上艰难求索。商业化的新媒体在资本的推动下,早已在网络端、移动端深耕多年。在新型舆论传播阵地上,传统主流媒体可以说是“后发者”,互联网行业恰恰又具有赢家通吃的特性,那么传统主流媒体应当如何切入市场?如何才能后发先至?


张晓东表示,认清困难和不足尤为关键,传统主流媒体观念滞后,对新形式的话语体系、内容生产和渠道拓展往往认识不够;技术上也存在短板,设备和生产方式落后,平台建设跟不上,难以满足用户体验;机制体制有诸多牵绊,采编架构的全媒体化、薪酬体系以及融资的市场化都亟待解决。上述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地报业集团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瓶颈。


后发者可以吸取先行者的经验和教训,传统主流媒体自身固有优势也可以加以利用。张晓东表示,首先,传统主流媒体在其报道领域深耕多年,内容生产方式加以变革、创新,可以转化为优势;其次,传统主流媒体具有党政背景,有深厚的政府资源,更容易与省市厅局达成协作,各级政府也乐于与之共享资源;再者,未来如果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有所加强,传统主流媒体将更具优势,部分新媒体采编力量较弱,甚至没有采编体系完全靠“抓取”。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传统主流媒体切入市场与纯商业化、外资背景的新媒体拼争,要靠差异化定位。”张晓东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作为江苏省主流媒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侧重于服务江苏省本地党政机关、企业和市民,以“新闻+政务+服务”为自身特色。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积极争取与地方政府沟通,争取财政支持,同时不与市场化绝缘,不排斥社会资本,欢迎社会资本参股合作,走公司化运作的道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