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吴俊凡 | 2016-10-29 09:38
新华网成都10月28日电(吴俊凡)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城市品牌作为城市的固定资产和软实力,正面临着全新的传播推广环境。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普遍推进、城市竞争逐步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形象的有效传播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成都市八大卫星城之一,新都正在城市品牌塑造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2015年,新都成功构建起自己的城市品牌体系,有效推动了城市形象的建立和传播。行至2016年,媒体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交媒体展现出垂直化、多样化趋势,大数据、移动位置服务(LBS)、虚拟现实技术(VR)等新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品牌推广。在此背景下,如何树立独特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如何强化社会化媒体的把关,应对舆论危机?城市管理者又该如何利用新技术构建强势城市品牌?
作为“创新中国:城市生态发展与区域创新——2016新都论坛”的精彩环节,2016年10月28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成都市新都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的“2016 媒体新都论道”在成都市新都区举办。本次论道由资深媒体人、《中国慈善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秦朗担任主持,邀请了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媒体领袖、知名企业家等齐聚新都,探讨社会化媒体下的城市品牌传播策略,为新都现代化国际化新型卫星城城市形象的传播建言献策。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喻国明,“数字化战略”家、智能城市发展权威、库拉索智能国家大会主旨嘉宾乔•韦曼,生态城市发展国际委员会副主席、生态城市建造者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 米勒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在一个媒介化的社会中,被感知的事实永远比事实本身更重要”, 喻国明认为,互联网使得个人的渠道被激活,而传统渠道中断和失灵,因此有效的传播必须是有新意的、用情的,或是用心的;克里斯•布朗则从数字技术的角度阐释了全新的城市品牌建设方式。各位专家的演讲金句扎堆、妙语连珠,赢得与会人员阵阵掌声。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中,喻国明,新华社国内部编委、新媒体负责人贾奋勇,财视传媒CEO、传播达人汇理事长张刚,经济观察报副总编郭宏超,新浪微博媒体与政府事业部副总经理于琪,中国青年报编委、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副社长王晨波,秦朗就各自的媒体形态分享了城市传播过程中的经验,并对新都的城市品牌建设给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