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方兴东:出台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是网信办最大成绩单

来源:​融媒体网 | 2016-12-28 09:52

《战略》指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交流合作的新纽带、国家主权的新疆域。
扫码手机轻阅读

27日上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战略。《战略》阐明了中国关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场和主张,明确了战略方针和主要任务,是指导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发布,“博客教父”、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汕头大学教授方兴东认为,这无疑是年度最重磅事件之一,2016年,因为《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这两大文本,成为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都具有真正奠基性的作用,影响长远。这也是中央网信办成立以来,交出的最大成绩单,终于将我们过去遗留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给补上了。尽管两个文本都不尽完美,而且按理来说,国家战略已经在法律之前,不过,网络安全本书补课阶段,不必多讲究,能够正式推出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以后我们就有了不断完善的基础性参照,值得庆贺!


整个文本主要由机遇与挑战、目标、原则和战略任务四大板块构成。整体的话语体系基本能够与国际共识接轨,总结的几大挑战与当下中国现实的挑战吻合(其他很多挑战是美国人很难理解的,也是双方冲突、误解、误判根源所在)。确立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十字战略目标,符合全球发展方向,贴近时代大潮;四项原则着眼于中国“积极防御”的基本战略,防御性的“网络主权”一词成为整个战略最核心的关键词。


9项战略任务也很务实。总之,中国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还是立足于保障13亿人的安全。所以,不足之处也在于,与一国的现实空间不同,网络空间是全球一体化的空间,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很难划江而治,或者独善其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最大特性之一。所以一国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应该尽可能跳出传统国家安全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如果能够更加超越“13亿人思维”,视野更加开阔,心态更加开放,立足于全球“75亿人思维”,则更契合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更加符合中国的时代使命,更好造福人类。


《战略》指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交流合作的新纽带、国家主权的新疆域。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利用网络干涉他国内政以及大规模网络监控、窃密等活动严重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攻击破坏、发生重大安全事件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网络谣言、颓废文化和淫秽、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侵蚀文化安全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大量存在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围绕网络空间资源控制权、规则制定权、战略主动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网络空间军备竞赛挑战世界和平。网络空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坚决维护网络安全,最大限度利用网络空间发展潜力,更好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造福全人类,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战略》要求,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积极防御、有效应对,推进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战略》强调,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坚持尊重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平利用网络空间、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统筹网络安全与发展,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中国致力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动互联网造福人类,推动网络空间和平利用和共同治理。


《战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工作的战略任务是坚定捍卫网络空间主权、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打击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完善网络治理体系、夯实网络安全基础、提升网络空间防护能力、强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等9个方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