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三个百亿量级投资基金助推广东探索

来源:传媒大观察 | 作者:曾胜泉 | 2017-03-08 14:00

2016年堪称广东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突破元年:全国首家财经全媒体集团横空出世。
扫码手机轻阅读

 

反反复复.png

       2016年堪称广东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突破元年:全国首家财经全媒体集团横空出世,3个百亿量级投资基金相继成立,500亿元授信额度投融资协议顺利签署,一批新媒体拳头产品和标杆项目借力而生、初见成效……这一连串大手笔项目在短短一年内鱼贯而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金融界的关注和好评。

     
       策划力推一连串大手笔媒体融合项目的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表示,这是在省委坚强领导和中宣部大力支持下,广东新闻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要求的重要“组合拳”,旨在通过“媒体+金融”“文化+金融”模式,助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思想舆论支撑。


       一、撬动金融杠杆,突破资金瓶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对媒体融合发展予以极大关心和支持。他明确要求善于创新体制机制,不要等,不要靠,抓紧干,努力打造广东特色的、具有龙头地位的、可以跟市场化新媒体抗衡的新型主流媒体。


      (一)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由市场经验丰富、资质优秀的专业机构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4家省直传媒出版集团共同发起,目标规模100亿元以上,按照市场化原则和股权投资方式,重点支持广东传媒出版企业转型升级和媒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这首个百亿基金的成立,标志着广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抢占互联网传播高地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标志着作为传媒大省、网络大省的广东在支持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为政府投资基金,由省财政出资10亿元引导,目标规模100亿元以上,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媒体”的原则,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广东、面向新媒体”的方向,重点支持广东国有媒体企业新媒体发展项目、媒体融合发展重点基础性项目、传统媒体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以及国有文化企业重组改制等。它侧重于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三)广东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由新组建的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共同设立,首期规模20亿元,目标规模100亿元,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原则运作,为国内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媒体、通信、泛金融等企业提供服务,彰显广东媒体军团走向世界、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雄心壮志。


      (四)广东省委宣传部与上海浦发银行签订《“文化+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据此协议,“十三五”期间,浦发银行向广东文化企业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授信额度,共同探索设立文化产业专营金融机构,运用股权投资、泛市值管理、科技金融、互联网大数据等“融资+融智”创新服务,助力文化企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打造广东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南方文化产业的“新航母”。


       二、打造标杆项目,壮大主流阵地

       三大百亿量级投资基金的接连设立,振奋了业界,鼓舞了士气,吹响了广东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集结号”。广东省委宣传部因势利导,发挥指导协调作用,推动有条件的省市主要媒体选准重点投资项目,加快融合转型步伐。仅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就立项12个,通过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项目7个,实际投资达2.4亿元。一批媒体融合拳头产品和标杆项目插上了资本的翅膀,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全媒体集团横空出世。2016年11月,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首家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揭牌成立。该集团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控股的21世纪报系和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南方经济科教频道、股市广播频率等媒体为核心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初步完成媒体、数据、交易三大业务的主体布局,争取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财经全媒体、金融资讯综合服务商和现代金融文化产业新引擎。


     (二)融媒体矩阵初具规模。有了丰厚金融资本的支撑,省市主要媒体奋力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如今,一个崭新的广东融媒体矩阵已初具规模,传播覆盖面不断扩大,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奋勇当先。“中央厨房”式的一体化采编平台初步建成,报、刊、网、端、微、屏融媒体矩阵形成合力,综合影响力超2亿人。如,“南方+”客户端,2016年实现下载量和营业收入“两个1000万”。“南方+”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分发与办事服务平台——“南方号”,已吸引超过200家机构自媒体入驻,聚合了25个省直机构的33项服务,成为“最懂广东的自媒体平台”和“掌上广东政务大厅”。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不甘落后。以提升全媒体采编大平台和全媒体采编中心、可视化新闻制作中心、全媒体演播中心为抓手,着力打造移动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金羊网、手机金羊网、手机报、户外新闻LED屏等新媒体传播矩阵。


       广东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信息传播移动化、视频化趋势,聚焦音频视频发力,利用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推动内容、技术、平台、人才、管理等要素共享融通,实现广播电视传播和网络新媒体传播此长彼长,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广州、深圳等地级以上市主要媒体也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陆续推出了一批融合转型项目,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统一指挥调度进一步强化。


       三、突破机制障碍,激发竞争活力

       为适应资本运作、市场化发展需要,广东媒体勇于探索符合市场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市场手段更加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在重点项目、重点产品上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经营策略和激励措施,从而聚集全社会优质的技术、人才、资本注入媒体改革发展中来,实现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一)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在获得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4620万元投资过程中,以上市为目标,理顺股权结构,创新内部机制,大力拓展业务,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2016年盈利达5000万元,同比增长47%,上市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南方都市报》与天润数娱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南都光原娱乐公司,打造融文化、艺术、娱乐、游戏、动漫等于一体的跨界服务平台;《南方周末》 与上海灿星以及管理团队合作成立南瓜视业,正式进军视频生产领域。二者都实现了管理层持股,创新了考评、激励机制,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融合发展基金扶持下,不少媒体加大了新型人才培育、引进力度。2016年10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全国率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一批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队伍”的号召,创新实施“南方名记、主流网红”培育工程,着力培养具有新媒体采编运营能力的带头人,把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培养从概念变为实操。

       四、牢记职责使命,确保健康发展

      (一)坚持创新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对传统媒体而言,融合发展是一场颠覆性的全方位变革,老路走不通、旧例不可循,必须敢于担责、善于求变,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破解各种各样的障碍,向体制机制要活力。


      (二)坚持党管媒体,确保正确导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是媒体走正道、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把这一要求贯穿到媒体融合转型全过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事业发展到哪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切实守护好党交给我们的思想舆论阵地。趋利性是金融资本的本质特征,金融资本在为融合发展提供急需资金的同时,也必然导致媒体经营、资本和队伍结构的复杂多元,增加了阵地建设管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三)坚持技术驱动,抢占传播高地。科技是推动媒体传播方式更新迭代的最大驱动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实际上就是优质内容与先进技术相互支撑、共生共融。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尝试与ZAKER等移动新媒体技术领先企业合作,就是要在受众最多的移动端排兵布阵,既做优质内容的生产者,又当先进技术的引领者。

      (四)坚持统筹谋划,形成强大合力。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汇聚党和政府、媒体和学界、技术和人才、资金和政策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必须强化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科学统筹,避免单兵突进、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实施“媒体+金融”“文化+金融”发展战略,符合中央政策精神和媒体发展需要,既可大胆尝试,又要稳妥把握。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