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分析认为“人民网三评”是公共讨论不是弹压今日头条

来源:微信公众号“媒通社” | 2017-09-21 14:59

如今人民网三评今日头条,张一鸣先生是否也要做客人民网,谈谈对算法的认识呢?
扫码手机轻阅读

自本周一(18日)日起,人民网连续三天发表署名“羽生”的评论文章,指出以今日头条为代表,单纯依靠算法推荐的平台存在价值观缺失、制造信息茧房、竞争手段屡破底线三大问题。

9月18日,人民网发布文章《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以屡禁不止的头条号发布低俗色情内容为例,指出“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9月19日,人民网追加评论文章《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指出,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会带来“自我封闭”的危险。

9月20日,人民网再次发布第三篇评论文章《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以今日头条多次陷入版权纠纷为例,指出技术和算法不能“为所欲为,随意地突破秩序和规则的底线”。

这是人民网继前段时间三评腾讯“王者荣耀”之后,再次对今日头条发出连环叩问。

两个“三评”出街,长期不温不火的人民网,奠定了其在舆论场,特别是在民间舆论场中的独特地位。如今的人民网,像是又一个共青团中央官微,存在感、犀利度、每每令人惊叹,甚至成为热点话题本身。

无论是三评王者荣耀,还是三评今日头条,人民网的评论文章,都改变了党媒评论时事和热点话题的既定规则。此前,党媒评价社会热点事件或者社会性机构,往往不会指名道姓,也很少进行连环性批评,但人民网最近两个三评,既指名道姓,又尖锐犀利,不禁让人惊呼——原来,你是这样的人民网。

人民网三评,改变了人们的党媒议事规则的传统认知,“三评”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人民网最大的IP,以人民网、共青团中央官微为代表的党媒党网以及新媒体,沉浸互联网机动出击的能力和欲望,突然间有了质的改变。

相信,党媒特别是旗下新媒体集群,在互联网领域的称霸力和影响力,从此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今日头条的算法模式,坊间诟病已久,长期得到系统性梳理和反省。也许,也只有像人民网这种级别的党媒,才能在全社会掀起正视算法模式的反思潮。

应该承认,技术没有原罪,今日头条算法模式本身并非大逆不道,某种意义上,它只是一种技术模型和商业理念;但算法不能只手遮天,更不能统御一切,对算法及其所衍生的商业模式的反思是必要和有益的,人民网对今日头条的三评,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公共讨论,而不是一种弹压。

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之后,腾讯股价也随之跌落,股价暴跌4.13%,市值蒸发1118亿港元,随后马化腾做客人民网,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如今人民网三评今日头条,张一鸣先生是否也要做客人民网,谈谈对算法的认识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媒通社”,观媒转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观媒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