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泽传媒 | 2018-01-16 09:36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现有两个新媒体产品:省广电新闻中心微信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和官方微博“福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2017年,在移动互联的新媒体阵地中,向着“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方向,继续探索创新,力争做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的舆论引领者。
强化产品意识,回归媒体属性
随着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端新媒体的崛起,“媒介”的门槛降低、数量暴增,“媒介”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但优质的内容永远短缺。要做好新媒体宣传报道,首先要让观众愿意看、甚至喜欢看。就像好的广告,会让消费者忍不住转发、舍得买单;好的宣传,也应该有一种超越媒介渠道的“产品意识”,追求跨平台的传播效果。
过硬的优质内容,可以摆脱电视媒体的单一介质,在更大多元平台上自发传播。这其中,对电视新闻人来说,抓住短视频风口,具有独特优势。厦门会晤前,福建宣传片《有梦的地方就有福》、厦门宣传片《we are xiamen》等官方视频,都刷爆朋友圈。
新闻中心也开始尝试具有“病毒传播基因”的短视频制作。在央视推出的喜迎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清新福建》中,新闻中心承担的创意短视频《你不得不知道的福建制造》,参照广告手法创作,展现一个人一天衣食住行接触到的福建“隐形冠军”。跳跃的节奏、活泼的表达,得到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全平台推送,随后又得到中央网信办以全网发送的形式进行推介,播放次数接近100万。随后省内各家媒体也纷纷转发,仅“福建新闻联播”的微信平台就收到上百条粉丝留言,大家都为福建的发展成就感到骄傲。
如果内容过硬,长视频也有作为。今年5月福建省委主办的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由新闻中心负责全场录像。在随后的报道中,我们单独将廖俊波妻子林莉13分钟的报告《一诺无悔》截选出来,并改编成微信《全场泪奔!妻子深情追忆廖俊波》,在全省媒体中独家首发,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在“联播君”微信上,取得近10万阅读、4000转发、200多条网友感动留言;该微信随后被中组部官方微信“共产党员”、中国青年报、福建省妇联、福建省共青团、南平宣传部等数十家新媒体转发,报告会视频在海博视频、腾讯、爱奇艺等平台播发,累计阅读量、点击量超过百万。
新媒体时代,电视人应该要有跳脱出电视媒体的视野和格局,以做“产品”的心态,回归到我们的“媒体”属性上。
跨平台互动融合,打通大屏小屏
2017年的两会报道,实现“全媒体融合”依然是我们的目标。在全媒体手段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怎么样扎扎实实做好媒体融合、实现有效传播?
新闻中心推出《两会“微”观察》小栏目,对习近平同志在各团组发布的重要讲话和大会主要文件进行“微”解读,政府报告起草过程、民法总则、国家公园、供给侧改革、河长制……这些两会热点,都成为我们的“观察对象”。主要进行了几方面的尝试:
连接网上与网下。既然是“微”观察,就要有“微博”“微信”。我们在官方微博“福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置顶微博,设置了“提意见赢话费”网友留言征集活动,收到了近300条网友留言,其中有不少靠谱的好建议,我们不但在官微上点赞转发,还在《两会“微”观察》栏目中,推荐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每天的《两会“微”观察》话题,又成为次日网友的留言热点。在语言风格上,“微”观察也注重运用活泼的网言网语,比如“推行河长制,我们也不能做‘吃瓜群众’”、“媒体开放日,为福建涨粉不少”。
打通大屏和小屏。电视是大屏,手机是小屏,手机屏背后的移动互联世界,也可以在电视屏幕中呈现给观众。今年的全国两会北京演播室,设置了手机投屏装置,这样,主持人就可以一边播节目,一边刷手机。比如直接点击“福建新闻联播”微信订阅号下角的菜单栏,进入我们的“两会集结号”专题页面;点击微博网友评论,直接点、直接读;政府工作报告首现二维码,同样在演播间直接扫码进入。
结合虚拟和现实。在表现形式上,我们主要运用了ppt动画和虚拟演播室,力求达到鲜明简洁、生动直观的效果。为了配合全国两会,我们提前制作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等有浓厚两会元素的三维虚拟场景,主持人行走在虚拟场景中,视听效果鲜活有趣,让人耳目一新。
融媒体结合,跨平台对接,让《两会“微”观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在中宣部新闻局的“阅评快报”中,就将《两会“微”观察》栏目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亮点进行介绍。
打通大小屏的努力,同样体现在网络直播上。十九大期间,新闻中心与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海博tv)联手,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开通《十九大代表微访谈》《十九大代表面对面》等栏目,通过专题制作、网络直播、微视频、H5等新形式,打通大小屏,连接会内会外。海博TV对《继往开来迎新局》的访谈同步直播中,专访十九大代表、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王宁的图文直播共有53万人在线观看;专访十九大代表、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的直播有33万人在线观看。同时集团网络广播电视台还利用央视新闻移动网的矩阵号,进行超过40条的视频传送,有力地增强了十九大报道的传播效应。
学习新手段,让宣传可以“玩起来”
依托集团设立在北京的“十九大”报道全媒体演播室,整合集团旗下各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精心制作图文、漫画、H5、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产品,形成全媒体、立体化传播态势。
我们立足移动新媒体特点,创新传播方式,精心策划组织一系列刷屏社交网络的新媒体产品,会议期间共制作了三个H5宣传页面:《厉害!全面小康的新福建》《进入新时代,我为新福建添“福气”》《您有一个“十九大”文件夹》,用新颖的方式呈现建设新福建这五年的变化。
其中,我们加强了《厉害!全面小康的新福建》H5动态页面,将精美的视频融入H5,展示十八大以来我省“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发展成就,短短时间内获得30万转发量。这个H5在“全国党媒携手迈入新时代”十九大融合报道精品100展示活动中获“评委特别推荐作品”和“优秀作品TOP 10”两个奖项。
一是创意新颖,表现时尚。页面一开始就是一张酷似高铁动车的新福建号车票,始发时间2017年,抵达新时代。点击车票,开启福建新时光之旅。时尚感强,感召力强,受众参与的积极性极容易被调动起来。
二是把脉心理,精准推广。乘坐时光列车,为八闽寻福,集满10个福字,即可参加抽奖。福是国人心中的最美好的愿望,10个福意味着十全十美,文化认同度高。福又是福建的代词,八闽寻福地域归属感浓。寻福过程如同一场轻松的旅程,还能参与抽奖,非常适合人际传播。
二是大音希声,宣传无形。乘坐这趟时光列车,感受的不仅是福建的历史、文化和风光,10个福分别是自贸之福(福州)、海丝之福(莆田)、创新之福(泉州)、开放之福(厦门)、产业之福(漳州)、林改之福(龙岩)、民生之福(三明)、生态之福(南平)、脱贫之福(宁德)、两岸之福(平潭)。通篇集福下来,其实是在宣传展示“六区叠加”新福建走进时代,开启新征程。
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新理念新手段新表达,让宣传“玩起来”,也能成就“刷屏”和“爆款”。
原标题:2017省级台新闻融合成果盘点|福建新闻中心用新理念让宣传“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