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深圳商报 | 作者:余璐 | 2016-08-23 10:59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炜
人民日报社全媒体平台项目建设一直为业界所普遍关注,也有部分人士对该业务模式有所质疑。那么,这个“中央厨房”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和特征?它的实际功效如何?昨日,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炜表示,“打通、整合、提升”三个词可以概括“中央厨房”的设计思路,“中央厨房”能起到聚拢整合资源、提升新闻生产力的作用。
何炜表示,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项目按计划将于2017年全部建成,在概念上,“中央厨房”可以分作空间、技术和业务三个层面,空间层面的“中央厨房”,指的是建设当中的人民日报全媒体大厅,建成之后将成为整个人民日报社的“超级编辑部”——新闻采编与运营管理的指挥中枢和中控平台。“媒体融合,首先要做的一步恐怕就是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人能坐在一起工作,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统筹协作创造空间上的便利。”
对于技术层面的“中央厨房”,何炜认为,实际上就是从“融合态”的业务场景出发所构建的一套技术体系,既有软件,也有硬件(比如无人机、VR设备等),为全媒体平台的业务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何炜表示,在空间和技术平台没有完全建设完成的情况下,“中央厨房”经过了一年多的试运行,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内容生产、协作、分发的机制和业务模式,这是“中央厨房”的业务层面。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分隔不见了,记者、主编、主任的层次减少了。过去的“分灶吃饭”变成了现在的“中央厨房”。传统意义上的采编人员被重新定义为指挥员、信息员、采集员、加工员等岗位,增加了技术团队和推广运营团队,他们通过有效的分工合作,最终实现重大报道“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
“中央厨房”实际效用如何?何炜认为,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并没有固定模式,建设“中央厨房”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探索。对于很多媒体来说,投入巨大来建全媒体平台,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对人民日报这样历史悠久、有着巨大资源的媒体来说,“中央厨房”的确能起到聚拢整合资源、提升新闻生产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