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面对“稀土警告”外媒连“勿谓言之不预”都翻译了

来源:海外网 | 2019-05-31 19:33

彭博社的反应很快,今天4个头条新闻全都关于稀土,标题大家感受一下—— 《中国稀土垄断,美国面对“摧毁性”打击风险》; 《投资者涌入,稀土股票受益丰厚》; 《中国准备好在贸易战中“武器化”稀土》; 《什么是稀土以及谁控制了稀土》。
扫码手机轻阅读

昨天夜里,新华社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稀土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有关人士这样说——“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也发表了一篇评论,标题是《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文章的末尾,用了一个很久不见的古语:

“奉劝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能力,勿谓言之不预!”

那么问题来了。“勿谓言之不预”,翻译成英文怎么说?

彭博社的反应很快,今天4个头条新闻全都关于稀土,标题大家感受一下——

《中国稀土垄断,美国面对“摧毁性”打击风险》;

《投资者涌入,稀土股票受益丰厚》;

《中国准备好在贸易战中“武器化”稀土》;

《什么是稀土以及谁控制了稀土》。

“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彭博社也翻译了,英文是这样的:don"t say I didn"t warn you(别说我没警告过你)。

彭博的文章也指出,这话中国轻易不用,少数使用的几次,用在了1962年印度军队侵犯边境、1978年越南军队侵犯边境时。

看得出来下了功夫。

不过,外媒究竟怎么看“稀土警告”呢?

冲击

彭博社的文章写道,中国威胁在贸易战中使用其“占支配地位的稀土”,将可能给美国工业带来严重扰乱,美国从汽车到洗碗机到工业设备,很多制造商都会“挨(稀土)饿”。

文中引述了一个和稀土行业打交道逾50年的美国企业家的话,说中国通过挤压“永磁”和永磁电机的供给,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可能对美国产业带来“摧毁性的”影响。

“永磁”被应用在小型电机上,对许多常见的技术产品很重要,如汽车上,雨刷、电动窗、动力转向装置,都是靠这个实现的。在这方面,中国占了世界95% 的产出。

“永磁”和稀土什么关系呢?发改委在昨天的回答中也有一些解释:稀土元素拥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稀土元素在冶金、石化、光学、激光、储氢、显示面板、磁性材料等现代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彭博还是比较清醒的。它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商,满足了美国80%的稀土进口。中国过去已经展示过,它能把稀土作为多边谈判的筹码。

文中举出一个案例。2010年9月,“日本巡逻船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中发生后,中国禁掉了向日本出口稀土,全球稀土价格大涨,日本很快释放了被逮捕的中国渔船船长。

彭博社的另一篇文章中,一名中国基金经理分析说,中国应该不会全面禁止对美稀土出口,但是可以通过限制在国内的生产份额,来提高国际市场的价格。

“这不会怎么减少美国对稀土的需求,因为稀土对高科技产业不可替代,美国不得不吞下高价的恶果。不管中国对稀土采取什么手段,中国国内的稀土矿厂将成为最大赢家。”

也有一些美国媒体没那么悲观。CNN就发表了一篇评论,称稀土这张“贸易战牌”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原标题:面对“稀土警告”,外媒连“勿谓言之不预”都翻译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