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标题党”用久了,小心烫到嘴

来源:高先生段子 | 2016-04-06 09:48

如果想在新媒体方面有所成就,一定要摒弃“标题党”思维,要多练内功,增加经验。
扫码手机轻阅读

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微信:“紧急通知:震惊!太可怕了!烧开的自来水千万不要直接喝,转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已经国内外数名专家及几千万例临床联合实验表明!”


是啊,开水的确不能直接喝,会烫嘴。


“紧急通知:震惊!太可怕了!”、“转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已经国内外数名专家及几千万例临床联合实验表明!”——这不就是我们在微信上经常能看到的“标题党”模式吗?!一般来讲,这种标题我都不会点开看。


我很鄙视“标题党”。这种标题属于“诱导点击”行为,有欺骗的性质。当标题不“诚实”的时候,内容的可信度也会大打折扣。当然,社会是多元化的、复杂的,不能用同样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同时也要提高自己对标题和内容的鉴别能力。


不过,现在某些媒体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也在大量使用“标题党”,长远看,没什么好处。


首先,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价值在于可信度、公信力,很多人会对媒体发布的内容深信不疑。如果媒体们也每天搞标题党,忽悠人,时间长了,受众就会怀疑这些媒体的可信度,把他们归入“小报小刊”行列。“标题党”搞多了,是自降身价。


第二,会耽误小编们的前程。很多年轻人,满怀希望投身到新媒体事业来,想必也是想有所成就。如果认为点击量可以代表一切,小编们就会每天把时间都花费在如何编写吸引点击的标题上,而不管内容是不是有价值,时间长了,不仅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扭曲,世界观恐怕也会发生变化。“标题党”可谓害人害己。


第三,会让媒体忘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媒体考核都盯着排行榜的数据,为多少个“十万+”而兴奋,会忘记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自己的受众群体在哪里。发布内容单纯为了“十万+”,而忽视了到底什么叫“社会影响力”。网络传播中,娱乐和花边新闻永远要比严肃的、专业化的内容点击量高,但不代表更有价值,更能影响人。


那么,有人会问了,不让我用“标题党”,我怎么来提高“点击量”?毕竟,有各种KPI考核指标在那里管着我。


这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了。以笔者的经验,想不靠“标题党”来提高点击量,是很有难度的,需要编辑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才能达到不靠标题也能吸引人的效果:


1.要有敏锐的新闻感觉,有原创的、独家的内容。所谓新闻感觉,就是要能看到一般人不能发现的点。信息传播时代,独家的内容永远不怕没有市场。我曾经说过,“狗仔队”才是最严肃的媒体工作者,因为他们拍摄到的图片都是独家的、真实可信的。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发娱乐和花边新闻,而是要学习“狗仔队”的敬业精神。


2.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非一日之功。经过三至五年乃至八到十年在某个领域的摸爬滚打,经验和阅历这些东西会让你具备充分的话语权,乃至成为权威人物和“意见领袖”。这时候,你的名字也许就能号召受众来点击和浏览。有了专业水准,才能引导话题走向,而不仅仅是追逐热点,拾人牙慧。


3.如果方向对了,要坚持下去。经常会被人问起,如何提高微信公众号的点击量。这真是个难题,因为想靠短期行为获得大量关注,是件很难的事儿。即便是像咪蒙和PAPI酱这样的爆红人物,背后也都有着长时间的行业经验和历练。尽管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罗马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说到底,如果想在新媒体方面有所成就,一定要摒弃“标题党”思维,要多练内功,增加经验。总用“标题党”,一定会烫坏嘴。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