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观察丨什么样新闻易反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作者:丁东 | 2016-07-10 15:48

新闻反转正在成为一种现象,例子不胜枚举。有论者认为,新闻反转,会使人患上“反转新闻疑惧症”,导致对媒体的习惯性质疑,撕裂媒体和读者的互信。
扫码手机轻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反转正在成为一种现象,例子不胜枚举。有论者认为,新闻反转,会使人患上“反转新闻疑惧症”,导致对媒体的习惯性质疑,撕裂媒体和读者的互信。

    

笔者认为,这种想法,可能过虑了。

    

我们不妨通过近期的几个事例,看看什么样的新闻易反转。

    

杜撰的新闻易反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是,像写小说一样写出来的报道,在有的媒体上竟然大行其道。“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这样的“小说”固然好看,也容易吸引关注,但更容易被熟悉真相的人们戳穿。2月中旬,《农妇组团‘约炮’》的返乡日记,就在当地村民“委屈死了”的愤怒中反转,文中描绘的礼崩乐坏的“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

    

隐瞒要素的新闻易反转。有图有真相,是这类新闻的招牌手段,一张冲击力极强的图片,一个让人关注的事件,图文相配,让人乍看不信也难。而他们的功夫,就在图文相离,刻意隐瞒真实的时间地点。3月下旬,中国游客泰国抢虾的新闻事件,不但反转,还被告知,这本来不是什么新闻,是两年前的旧事。

    

娱乐事件易反转。提供娱乐,是媒体的功能,过分强调娱乐,却会陷入愚蠢的泥淖。明星不急媒体急,哄闹之中,朝三暮四,反转在某些媒体看来,可能不是尴尬。4月初,网络发酵的柳岩闹伴娘事件,反反转转,乱作一团。

    

概言之,品位不高、采写态度不严谨的新闻易反转。其实,这样的“新闻”,算不得真正的新闻,对它们质疑,是读者的权利,是值得鼓励的理性之光。这样的质疑,不但不会撕裂媒体和读者的互信,反而会在海量信息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揭露虚假,摒弃低俗,进一步树立主流媒体严肃权威的形象。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