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移动版

杭报万光政:媒体融合之本在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来源:深圳商报 | 作者:李秀瑜 | 2016-08-22 10:55

日前,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光政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媒体融合之本在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扫码手机轻阅读

18.png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光政


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应坚持以价值为魂、内容为王、渠道为先、用户为上、人才为本、创新为要……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是要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巩固思想文化主阵地,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应坚持以价值为魂、内容为王、渠道为先、用户为上、人才为本、创新为要……


面对“互联网+”时代强势崛起的新媒体,如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再度成为业界焦点。昨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光政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专访,就传统媒体如何借助资源优势、通过“媒体+”创新融合发展给出独到见解。


经营业绩逆势上扬


当前,报业经营出现断崖式下滑,既有互联网冲击的原因,用户日益抛弃传统媒体;又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用户大幅减少广告投放;也有报业野蛮式增长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媒体自身应对不当等因素。万光政坦言,面对这一趋势,杭州日报、杭州日报传媒有限公司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适时实施“媒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转型升级。2012年以来,经营业绩逆势上扬、节节攀升。2012~2015年,实现利润分别为1005万元、3948万元、4179万元、5882万元。


“转型升级已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由之路。”万光政认为,应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大力开拓多元产业新领域。


巧借优势,积极拓展会展产业新蓝海。杭州日报、杭州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在探索复合型多元化发展之路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公信力、权威性、宣传影响力、项目策划与资源整合能力等优势,积极进军与传媒有着天然联系的会展业。自2013年起,杭州日报、杭州日报传媒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体育科技节、钱江新城房产论坛、未来科技城房产论坛、企明星总决赛、紫金港论坛等展会,涉及领域越来越宽,行业影响越来越大,会展品牌越来越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贡献利润千万元以上。


用足资源,大力开拓多元产业新领域。面对传媒发展的严峻形势,杭州日报、杭州日报传媒有限公司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整合资源,从艺术典藏到试水艺术品行业,从平面媒体到进军房产电视,从特殊人才到拓展影视行业,从服务创业到进行平台运作,从众创空间到项目孵化投资,整合杭商资源创办《天下杭商》杂志、创办杭商大学等,不断通过“媒体+”模式进一步拓展多元产业新领域,大力提升多元经营创收能力。


创新融合,努力探寻新媒体创收新渠道。影响媒体融合发展的难解必解之题是新媒体的盈利模式问题。杭州日报、杭州日报传媒有限公司从实际出发,正确区分新闻传播类和商业开发类两类不同性质的新媒体,分别赋予其不同的职能:对于新闻传播类新媒体如杭报在线、杭州日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新闻客户端,主要担负新闻传播职能,不以创收为目的;对于商业开发类新媒体如养生道、学点点、投资俱乐部、周末去哪儿等微信公号,则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有偿服务,积极探寻新媒体创收渠道,通过整合营销、策划服务、技术输出、流量变现等方式,实现新媒体营收破冰见效,全媒体营收模式越来越清晰。


严格管理,建立报业经营管理新体制。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要求,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向管理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重点加强预算管理、人员管理、薪酬管理,压缩版面,控制人员,降低成本,树立业绩导向,收入与绩效挂钩,体现向采编、经营一线倾斜;同时,积极探索,努力打开员工职业晋升通道。


新媒体矩阵逐渐成形


“为实现自身的改革发展,杭州日报多年来坚定不移地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道路,是国内最早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党报之一。”万光政介绍,杭州日报新媒体建设起步早,步子大,成效较明显。目前,杭州日报拥有一个门户网站杭报在线、“城事通APP”1个、微博2个、微信公众号25个、数字报1个,新媒体用户总数达到1000万,主流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实施采编流程再造,“报网机”三大平台融合互通。“没有流程再造,全媒体为零”。着眼于全媒体实时发布,杭州日报改革采编流程,真正实现了各类新媒体终端的“第一发布、优先发布、优质发布”。


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2013年,杭州日报整合城市新闻中心、网络中心和城市通公司,建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完成“1+3”(即统一采集平台+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全媒体平台的搭建。该中心负责杭州日报城市新闻、热线新闻、实时新闻、融媒体等版面的报纸采编,杭报在线网站的采编,城市通APP、杭报官方微博微信的手机客户端采编,以及各部门与全媒体工作相关的技术服务。从此,杭州日报多媒介发布有了一个统一的内容生产平台,“杭州日报”四个字的背后,不仅仅是“第二天”的报纸,它还是“第一天”的网站、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


组建项目团队。全媒体新闻中心设置网站运营核心团队,在实践中独创“民生新闻冲锋组+后台快速响应堆+五大平台编辑群”的中央厨房模式,一支记者团队的背后,是集美编、技术、各平台内容编辑于一体的“中央厨房”,改变了过去分散作战、重复用力的局面,降低了内容生产的管理成本。在重大题材报道中,先聚再分、分工协作,从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变。


实施流程再造。由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协调指挥,编辑记者分工配合,实现从新闻线索的获取——新闻内容的采集——记者提供不同形态的“初级新闻产品”——编辑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重新“排列组合”生产出各种终端新闻产品——网站、移动客户端、报纸等多终端发布,从而实现新闻资源的一次开发、多次生成,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实时传播。


同时,以“两微一端”建设为重点,新媒体矩阵初步成形。除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外,杭州日报其他各中心都越来越重视新媒体建设、新媒体传播和新媒体营销。


媒体融合应坚持以价值为魂


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如何使党的声音、主流话语在网络舆论场中赢得认同、发挥影响?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对此,万光政也有独到的见解。


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应坚持以价值为魂,持续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是要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巩固思想文化主阵地,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因此,必须先从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着手,把媒体价值重建当作首要任务,从报道理念﹑远景目标﹑品质追求入手,坚守以公信力为核心,努力当好社会航船的瞭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引领者,这是媒体融合之魂,也是提升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之基。


坚持以内容为王,持续增强媒体的影响力。重点是提升适应媒体融合的新闻采集能力、加工编辑能力、解读分析能力,以内容优势赢得传播优势。


坚持以渠道为先,持续增强媒体的传播力。把构建开放、平等、互动的媒体交流平台作为推进媒体融合的重点,着力推进“报、网、机”三大平台的融合发展,通过流程再造和机构重置,全面推进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核心终端的融合,鼓励各媒体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采编“中央厨房”体系,实现新闻的一稿多编、一稿多发、实时互动。


坚持以用户为上,持续增强媒体的引导力。牢固树立用户观念,把占有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和引导用户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全过程。


坚持以人才为本,持续增强媒体的竞争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集团在实践中建立新老媒体并列的考核机制,用市场化的考核分配机制来激发创新活力,吸引并留住优秀新媒体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向新媒体人才、产品和项目倾斜,发挥评奖评优的“指挥棒”作用;坚持以新技能培训为保障,帮助员工克服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本领恐慌”,培育记者编辑的新媒体发布意识和多样化发布技能,实现向“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转型。


坚持以创新为要,增强媒体融合的原动力。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各媒体依据自身实际,对组织架构、采编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定位,杭州日报采编流程再造,萧山日报则通过建立媒体“中央厨房”,构建了全媒体运作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加大评奖评优向新媒体和融媒体倾斜的力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