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观媒 | 2016-09-13 09:45
9月7日,观媒推送了江西萍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万林的文章《当前欠发达地区市级党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近日,观媒联系到微投资本董事长、复旦大学新媒体实验中心特聘研究员蔡伟先生和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资深传媒观察人士郭全中先生,就黄万林部长的文章聆听他们的评价和看法。
观媒:黄万林的文章提到当前欠发达地区市级党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两位对他的文章有哪些看法?
郭全中:地方党媒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但是整体上来讲,黄万林的文章并没有什么新意,他不过是重复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我们之前都说过。当然从整体上来讲,比很多地方宣传部部长的认识要深刻一些。
蔡伟:作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万林没有回避问题,尤其是自己辖区内的问题。这个态度在当下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地方党委宣传部部长,并不了解传媒行业的巨大变化,对传媒业的危机和其根源产生了误判,还在靠老路子指导工作,缺乏创新手段,工作无法有效破局。
观媒:造成地方媒体当前困局的原因有哪些?
蔡伟:造成当前困境的原因很多,一是宣传部长的选拔任用机制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TMT行业变化太快,很多领导干部跟不上;二是有些地方传媒集团领导长期不讲实话,只报喜不报忧,上下信息不对称,决策自然会变形,体制肌瘤已经积重难返。
在报业广电等传统媒体借助隐性权力,还能垄断渠道的时代,这问题不大,但到了今天,国有传媒已经失去这种对价基础,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些回旋余地,欠发达地区传媒直面硬着陆是躲不开的。这个时候,大家还搞老一套,只有死路一条,传媒业的焦虑症已经快速传导到欠发达地区,黄文所提出的七个问题,正是这种焦虑症的体现。
观媒:对于地方媒体脱困,两位有哪些看法?
蔡伟:传统媒体衰落是传统国家治理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落败的缩影。其实不仅仅是媒体,执政党原来以大口为单元设定的治理模式都受到了全面冲击。这不是哪一个部长无能,也不是哪一个社长台长无能,而是现在传媒业的运作和监管框架已经非常陈旧,不能适应互联网社会的需要。这种情况下,需要更进一步的顶层设计。
郭全中:地方媒体脱困那就是地方财政来兜底,当前只能走这条路。各级财政出钱兜底,地方媒体控制规模,做的短小精悍,给地方政府做好服务的工作就行。部分地方媒体去做大的媒体集团,那要求人才多、基础好、技术先进。一般的地方媒体,是不可能做到的。
观媒:地市级媒体在传媒版图占了绝大部分,它们的现状对当前传媒业发展影响很大。
郭全中:地市级的媒体虽然整体的版图很大,但规模太小经不起冲击,现在很多都已经出现了亏损。在互联网冲击下,地市级媒体不可能做大的转型,所以地方政府兜底是一条最主要的路径,当然好的地市级媒体可以通过发展多元产业来做大做强。
蔡伟:地方自己能够发挥的空间其实很小,对已经接近硬着陆的地区,地方党委政府不能心存幻想,要果断出手,用财政先兜底。财政再困难,也要保运转保吃饭,不能反向优化。对于党报,应该剥离其经营职能,不能不务正业,要安心做好核心新闻宣传业务,服务好地方党委政府,服务好国家治理。
有些党媒的新闻已经烂透,执政拱卫价值基本丧失殆尽。从这个意义上,黄万林给出的解决方案,如去产能等,我是支持的。但欠发达地区,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地方国有传媒已经不可能再从原地崛起,不应该把赚钱的希望寄托在新闻业优化上,应该把当地传媒集团作为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抓手,向其供给制度设计和关键资源。
原标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