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腾讯财经 | 2016-10-11 10:05
纸媒消亡的呼声渐起,转型、融合几乎成为传统媒体的复活王牌。但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有这么一批逆势而上的媒体,坚守在纸质发行第一线,并在江河日下的行业中异军突起、大放异彩。
他们就是地铁报。
每天清晨,晨光熹微,上万上班族涌入地铁口,摩肩接踵挤向“彼岸”。而他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广州地铁口见到身穿红色马甲、手托印有大大小小蚂蚁字的彩色纸张,忙碌于人群中,免费送去新闻早餐。
而令人费解的是,这种免费新闻早餐背后的真相,却是其扶摇直上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
凭啥?
108万份/天,异军突起的地铁纸媒盛宴
2006年10月1日,广州日报正式创刊发行《羊城地铁报》,是内地第一份免费地铁报纸。创刊初期,则以有稳定收入的上班白领为精准目标客户,以地铁口为“固定报刊”免费派发报纸的方式。周一至周五,每天24版,日复一日,就这样坚持了二十年。
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兴起,导致纸媒广告收入全面下滑的现状早已路人皆知。然而免费报纸,广告则成为其收入来源。令人费解的是,以广告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铁报,却收益颇丰,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广州地铁官网2015年地铁年报显示,去年广州全年线网客运总量超过了24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过600万人次。上班早高峰近200万的客流量,皆为地铁报的潜在客户,为地铁报的蒸蒸日上奠定了基础。
与地下铁路公司合作,无疑是报纸转型的好去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在地铁里派发的报纸,几乎是处于半垄断地位的。
以羊城地铁报为例,其二十年来发行量扶摇直上,从一开始的30万份/天,至今已突破百万级别,达108万份/天。这在每每下滑的纸媒行业中可谓是一朵奇葩花儿的存在。
发行量是报纸的生命线,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日报发行量百强名单中,羊城地铁报位列第28位,在国内,仅次于党报的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和广州日报,排行老五,甚至超过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等南方报系中的老牌报纸。
报纸消亡论几度沉浮,其积极方的大部分正能量,来自于逆势而上的地铁报,在纸媒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双双下滑的行业背景下一枝独秀。
免费发行获取较大发行量,进而吸引大量广告投放弥补出版发行成本,这种靠外生型发行方式盈利的地铁报,国内不止一家,不过大多“殊途同归”,业绩瞩目。
无独有偶,已提交挂牌申请的沈阳地铁报业传媒,其旗下共发行三份报纸,而其中,《地铁第一时间》所带来的广告收入远超其他两份日报。
2014年、2015年《地铁第一时间》广告收入分别为3670万元和2347万元,占沈报集团全年营业收入近50%。除此之外,加上地铁车贴广告收入,二者合计收入占公司全年营收超过98%。
免费的地铁报,背后的外延式收入才是其业绩盛宴的主要来源。
估值成谜,羊城地铁证券化加速
2006年成立的广州羊城地铁报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羊城地铁),法定代表人为
周志伟,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广州日报全资子公司大洋传媒和广州人民政府成立的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中,广州日报(粤传媒:002181)出资1800万元,占股60%,间接控股羊城地铁。
数据显示,羊城地铁近三年来持续盈利:年均创营收近5000万元,年均净利润超过800万元,净利润率达16%。
2016年2月,羊城地铁母公司广州日报通过工商变更,在主营业务一栏中添加大型活动组织策划执行等,将报业经营变更为服务业。
以《羊城地铁报》为龙头,面向广州白领上班族,推出涵盖报业广告、地铁语音播报、地铁及上盖区域活动策划与执行业务“乐活团”的“M+”项目,构建地铁服务新空间。这是广州日报“圈层+互联网”商业全局中的一部分,也是羊城地铁“免费+渠道+互动”商业模式的大部分。
“互动”是互联网模式下的盈利灵魂,也是羊城地铁逆势而上的法宝。
羊城地铁是第二批被广州国资委列入新三板挂牌重点名单的国企之一。此外,广州塔公司、人印股份、发展新能源公司、中咨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越秀产投皆在名单之列。
第二批重点推进挂牌的名单中,广电计量、森宝电器、众诚保险皆已完成挂牌,百花香料、广州期货、松兴电气、摩诘创新等也都已向股转递交申报材料。而备受瞩目的广州塔公司和羊城地铁至今还杳无音信。
有媒体爆料,羊城地铁报近日发内部会议通知称,拟定于10月10日早上10点,在地铁报公司召开挂牌新三板项目工作会。对此,富姐致电及邮箱发送采访意愿,但截至发稿都未联系上公司相关负责人。如若消息属实,备受市场关注的羊城地铁挂牌事项将开始提上日程,带有国企背景的新三板传媒股很快又将添一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