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大连日报 | 作者:邵海峰 | 2016-10-12 14:18
昨天,在连召开的第25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总编辑联席会议上,举行了“从‘相加’到‘相融’: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主题论坛,来自全国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的媒体大咖们畅所欲言,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共同研讨探索的困惑。
成都日报
目前,成都日报已拥有一张纸媒,“锦观”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党报电子阅报屏以及承办市外宣办的外宣网站Go Chengdu,初步构建起全媒体传播矩阵。以“锦观”新闻客户端为基础的“锦观”系新媒体产品用户约300万,整体覆盖受众人数超200万。
目前在成都日报,已经形成了客户端、微博第一时间推送即时消息、微博同时设置话题、微信进行二次传播发散、电子阅报屏展开可视化呈现、报纸进入深度解析的基本格局,不断抢占主流媒体传播制高点。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央厨房模式”的媒体融合编辑部,整合产品矩阵,解决了纸媒与新媒体之间优势互补、一体化融合发展这个根本问题。
中央编辑部包括:
广州日报夜班编辑中心
全媒体中心(含数字新闻实验室)
新媒体技术部(含VR新闻实验室)
音视频部
大洋网等
目前,媒体融合中央编辑部统领下的广州日报"1+N"全媒体产品用户超过3000万:
●《广州日报》平均每期读者规模达到629万
●在移动端,广州参考APP、广报汇APP已经顺利上线,广州日报官方微博粉丝达到1000万
●微视频粉丝达到800万
●官方微信粉丝达到80万
●集团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有30多个,涵盖了新闻资讯、生活服务、互动娱乐、电商平台等方方面面,初步构建起了“报刊 + 移动端 + 网站”的全媒体矩阵。
哈尔滨日报
为了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由集团要闻采编中心、社会新闻中心、文体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组成的融媒体中心,搭建“中央厨房”,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
哈尔滨日报先后认证:
哈尔滨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哈尔滨日报·快报”
“新晚报”微信公众号及其20个分众化微信号
哈尔滨新闻网开通的哈尔滨新闻网和399社区两个微信账号
家报开通的官方微信和“好太太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以名记者品牌为主打的“哈报陈南工作室”等
哈报集团的经营活动还引入了线上线下互动。从被动迎客到主动服务,从报纸卖广告到为企业卖产品,从单一广告宣传到资源整体营销……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创意策划,实施线上线下互动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杭州日报
目前,杭州日报集团拥有7报2刊,11个重点网站,各媒体官方微博14个、官方微信公众号106个、APP客户端10个,总用户数超过1个亿。
近几年,重点促进“报-网-机”三大平台融合,实现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五大终端协同的立体传播格局,着力打造以杭州网、杭报在线、萧山网为主网站,以城事通、杭州手机报、掌上余杭、无线萧山、无线富阳为主平台,以杭州日报微信群、都市快报微信群为主矩阵的新媒体集群。
去年以来,出台了多项涵盖新媒体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有条不紊地开展新媒随时启动大型同步、立体化直播,全媒体报道成为新常态,扩大了受众覆盖面和新闻影响力。
济南日报
济南日报于2011年起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步伐。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独具党报特色的新媒体矩阵,主要由以下几个板块组成:
●齐鲁党报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济南发布客户端
●教育、卫生、廉政等相关口面的微信公众号
●托管合作--与相关区县或单位合作打造的公众号
●针对特定人群的专业公众号。
截至目前,济南日报新媒体传播方队成员已超过20个,粉丝量从几千人到17万人不等,各平台合计粉丝量超过50万。
总编室在报道策划、采编调度、选题协调过程中,遇重要会议、重点报道、重大活动、突发事件,针对新媒体的策划已成规定动作,一体化统筹报、网、端。同时,将原有的以报纸版面编辑为主要业务的夜编中心升级打造为全媒体编辑中心。通过对原有流程的数字化、集约化改造,加快从相“加”向相“融”转变。
宁波日报
2015年9月10日,宁波日报着手深化报网融合与改革,开启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机构融合:成立了宁波日报报网党总支和宁波日报报网编委会,统一领导报纸、网端、客户端和其他新媒体的新闻宣传和经营管理工作。报网进行机构重组和人员重新配置,形成了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
制度融合:《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和“甬派”客户端原形成统一的采编流程和供稿制度、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差错管理制度、稿件署名办法、财务报销制度、人事用工制度等。
采编融合:各采访部室的记者可以同时向报、网、端供稿,报、网、端编辑则可以获得所有记者采写的稿件,按需编辑,实现了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
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近三年深入推进报网融合,构建起一个集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微视于一体的“一报一网三微一端”融媒体矩阵,并持续推进传播与运营流程机制的重构再造,从融媒体1.0迈向2.0,高端用户迅速发展壮大到260多万。
目前,青岛日报微信公众号用户60万,平均阅读量稳居山东省纸媒微信号排行第一、全国前十;客户端“青岛观”装机量已达到68万。此外,依托报网一体化传播平台,青岛日报搭建了“创客联盟”、“爱心陪伴”、“青报读心”三大个性化传播运营平台。
青岛日报报网融合大胆探索了一体化组织、一体化运行和一体化考核这“三个一体化”。同一个编辑部、同一批采编人员同时运营报网和多个终端,在资讯生产、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实现了共享融通,不仅“融”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合”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在转型创新之路上,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弘扬主旋律,运用全媒体平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上架构重组,集团作战,主流媒体“歌声嘹亮”。
2015年起,南京日报社联合市委宣传部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开展了“红色文化看传承·穿越时空的对话”主题活动,按照“主题采访征文”、“走进企业分享”、“走进社区分享”等阶段进行,全程进行了“报、网、博、信、端”全媒体融合传播,并结集出版《穿越时空的对话--当代青年给雨花台烈士回信征文精选》,引起线上线下、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南京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日报社和励志阳光助学基金又共同策划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香飘满长征路”活动。此次活动分为“捐书献爱心”和“重走长征路”两大主题。南京日报“云走长征路”和“云上爱心图书馆”两大线上产品也同时在南京日报南报网www.njdaily.cn上线,打造“永不落幕”的爱心图书馆。
厦门日报
2016年3月底,人民网发布2015年度全国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厦门日报名列全国第46名,全国城市党报第二名,福建第一名。
媒体融合不断取得成效。
一是率先全省建设融媒体采编“中央厨房”。支持多种媒体形式协同报道、多种终端发布信息,基本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在重大时政、突发事件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实际效果。
二是改造采编流程。推动全媒体采编管理系统技术研发应用、新闻热线席位系统改造。目前技术研发已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高移动采编质量。不断强化采编人员网络首发、滚动发布理念,逐步建立起从“两微一端”到网站、户外大屏,再到第二天见报的报纸,立体式、全天候的融媒体采编流程。
三是打造系列具有移动互联特色的内容产品。形成全报社系统的微博、微信矩阵,其中厦门日报官方微博是厦门最具影响力的政务微博,厦门日报官方微信长期保持在全国纸媒公号前20名左右。
四是建设网络电台、视频台。厦门日报社“百家村之声”网络电台、视频台于2016年2月正式开播,探索音频、视频内容产品的制作生产,不断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方法。
深圳特区报
2016年,深圳特区报在媒体融合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全力打造“读特”新闻客户端。
深圳特区报以“读特”为媒体融合平台,目标将其打造成以党政机关公务人员、企业高管、社会精英为主要用户群体的新闻资讯类、综合服务型、开放互动式的APP。
今年8月1日正式启用“深圳特区报融媒体指挥中心”,构建报(纸)、端(客户端)全面融合的一体化采编指挥平台。打通业务限制,实现采编人员一人多能、全员转型。计划在明年3月28日,即“读特”运行一周年前实现所有采编人员跨界报、微、端,掌握采、写、编。
沈阳日报
传统媒体的“融合”之旅,无论是分众化、精准化,还是社交化传播,其目的都是抓住用户,与用户紧密关联。如沈阳日报发起组建了沈阳日报亲子微信群,开展系列公益亲子教育微课堂活动,探索多部门合作,探索实践运营微商城,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主题、专题活动,实现了新媒体用户叠加式增长。
今年上半年,沈阳日报经过长期准备,成功举办了2016盛京汇年会暨共创沈阳营商环境新生态高峰论坛。这是全国首个由媒体建设的营商环境新平台,初步形成信息联通、产业互助、智库服务三大功能。借助盛京汇平台,逐步在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建起了以沈阳日报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交互平台,在全面振兴沈阳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实现权威媒体的“基础资源”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
长江日报
媒体融合,正在从“相加”进入到“相融”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挑战已不仅仅是从技术上打通互联网入口和在产品形态上构建新的传播平台。在网上网下、国内国外舆论场已经打通的传播环境下,如何通过创新来生产优质内容,进而提升舆论场中的议程设置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央又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长江日报编辑部从总书记文章、讲话、回信中梳理出12位来自基层、工作在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然后迅速派出12路记者,奔赴这些优秀党员的工作地、出生地进行寻访。在武汉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当天,一次性推出12个版的大型报道--“总书记点赞的优秀共产党员”。这些报道并不是对过往事迹的回放,每一篇都通过寻找当事人,对话家属、同事、朋友等,将故事一一激活。在网上制作相关专题也被广泛转发。随后,报社又与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点赞优秀共产党员》一书。中组部、中央党校的专家称赞该书是“两学一做”的很好学习材料。中国记协以“《长江日报》告诉你,习总书记为什么为这12位共产党员点赞”为题推介这组报道。
西安日报
西安日报社针对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开展媒体融合发展大讨论,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半年,专门为新媒体招聘了一批采编、运营人员,并从日报和晚报调用精干人员,充实新媒体团队。
目前新媒体中心已有员工近60人,形成了以内容生产、活动运营、视觉支持、技术配合和行政管理为构成的完善的人员架构。
长春日报
长春日报记者同时还身兼长春新闻网记者、看长春APP记者、掌上长春等多个微信平台记者身份,无论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大家都习惯了把稿件和图片同时传到两个操作平台,即长春日报编辑部的编辑平台和新媒体编辑平台。
截至目前,长春日报在编采队伍总体不变的情况下,除保证日报的正常出版外,还同时维护着四个网站、一个手机客户端、六个微信公众号、两个微博,这其中有两个网站和两个微信公众号属于服务外包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