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映象网-猛犸新闻 | 作者:杨建国 | 2017-02-07 17:23
研究产业集聚的杨建国,从前年开始,创办了一个融媒体栏目《老杨会客厅》。过去一年,近400家企业与这一栏目产生了交集。
一年多的实践中,杨建国不仅对产业集聚领域有了新的见解,对融媒体发展这个主题也产生了思考和总结。
融媒体发展要提供专业服务
在杨建国看来,融媒体发展有五个方面是需要被注意的。第一就是专业服务。
如今有太多内容生产者和内容传递平台。“我平均每6分钟就要点开一次手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在5个小时左右。自然我看电视报纸的时间少了,甚至电脑也不怎么用,信息获得基本被手机瓜分。”杨建国举例。
杨建国认为,2016年,媒体发展中短视频和图片方式特别迅猛。“这符合受众使用习惯。而在短视频和图片方面,更多的聚焦在新闻、政治、体育、文化、艺术等方面,财经等方面则相对空缺,因此有很大发展空间。”
“媒体未来走势:大平台综合化,小平台专业化,这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你需要在受众、读者心里留下一个标签,当想到某个细分领域问题时,他会主动来找你,而你会给他提供很深刻的解答。”杨建国说。
增强社交化 让受众获得参与感
2016年,除了短视频、图片等传播方式发展迅猛外,势头更猛的传播形式可能要数网络直播了,可这个领域,杨建国并不碰触。
“《老杨会客厅》怎么不上直播?因为直播没法保证质量和密度,尤其是在产业领域。关注产业的人,很多都是企业家、政府官员,他们的时间有限,他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三个小时围绕着直播来关注。因此要根据内容用户去布置渠道,提高专业程度。”杨建国说,对于内容生产者,融媒体需要围绕垂直行业、细分领域制作出高质量、高密度的产品服务。
杨建国认为今后媒体发展的核心是围绕服务用户,因此提高用户粘性和增加互动性必不可少,他称之为“社交化”。
“融媒体发展第二点就是社交化。我们加入那么多微信群,大家互动的内容会给受众极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杨建国说自己大量时间花在微博、微信,他感到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碎片化、移动化。所以,在媒体传播上,社交化趋势格外明显,如何增强互动性是媒体要设计的,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会越来越重要。
从传递到对接 用平台实现商业变现
研究了产业又适应了媒体,杨建国感觉二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他看来,媒体是一种产业,和大多数产业一样,发展有其规律,这种规律就是要形成自己的“闭环”。
“内容创作—全面分发—商业变现”杨建国以河南广电全媒体举例,将传统广电新闻内容、资质优势与互联网平台优势结合起来的深度融合,来多渠道、多形式的,将内容传递出去。
“这方面专业媒体人做到很容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商业变现。除了硬广、软文、搞线下活动、论坛之外,还有些别的形式和可能变现呢?”
杨建国以《老杨会客厅》举例,在这个平台上,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与巴奴毛肚火锅、彼酷哩餐饮连锁企业、三全食品等一系列餐饮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来自韩国的美妆师,落地在了航空港区;中意跨国企业在郑州开设了意大利产品……
“通过对话,有一批项目、信息、资讯,与包括空港跨境、河南177家产业集聚区在内的机构和组织及时对接,实现资本和市场的对接。”杨建国说通过平台,提供传递信息的同时,让有效信息对接起来,达到共享。而媒体自身就是平台,要从以往单纯的信息提供者,变成信息对接和共享者,或许这能打通“变现”的环节。
河南广电先人一步 媒体核心是客观公正
对于融媒体发展,杨建国认为河南广电是河南发力最早也是目前效果最好的。
“比如河南广电县域融媒集团,比如河南广电大象融媒体集团,前者率先打通了不同距离市县域,后者率先打破了不同形式媒体壁垒。”杨建国说,河南广电县域融媒集团的着力点是“互联网 三农 广电”,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融合产业、共赢发展”为思路,搭建完成了“3 10 50”架构的全国首家县域电视融媒体宣传服务平台,容纳河南省100多个县市区广播电视台,最终形成“3 10 90”的河南县域全覆盖。而大象融媒体集团更是开创了一次生成多次分发,全面覆盖的‘中央厨房’模式,这在省级层面是创新,是新模式、新业态、新创举。”
杨建国认为,在融媒体发展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价值判断。他以《老杨会客厅》为例,首先要保证话题的公共性,是值得探讨的,事关行业的,而不是只讲一个企业,一件产品。
“传播要从小出发,透视出大趋势。要保持客观、公正,拒绝做标题党,多谈问题,少谈成绩。这是《老杨会客厅》最应该珍视和坚守的本质,也是融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东西。”杨建国说。
原标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