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观媒 | 作者:刘黎明 | 2017-11-16 23:18
媒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最强音,十九大报道是检验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成果的一场重大战役,在上月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全国主流媒体推出的融媒体报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11月17日至19日,2017中国全媒体新生态高端论坛在江苏盐城举行。观媒今日在现场对话杭州网副总编辑吴幼祥,摘要如下:
刘黎明/传媒大观察原创
观媒:吴总您之前还参与了“杭州发布”网站的建立工作,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情况。
吴幼祥:“杭州发布”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授权,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网络平台。当时由我们报业集团抽调人手一起筹建,根据习总书记的8·19讲话,在2014年8月19日正式上线。借助当时的微信红利,在当年底就做到了全国地方新媒体排名的前五、前十。我主要负责整个采编团队的工作,半年后回到杭州网。
观媒:杭州网目前的媒体融合转型策略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相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有哪些优势?
吴幼祥:杭州网的主要新媒体转型就是在移动端做了微博、微信、客户端,然后增加了舆情服务。目前客户端主要是做影响力,不考虑营收问题。微信和微博的运营情况较好,在中央网信办评选的全国城市新闻网站排名中,杭州网的微博排名全国第一,微信排到第六、第七。
在我看来,网站的转型比报纸和广电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跟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站本身已经是向新媒体转型的尝试,所以介质上只是从PC端变成了移动端,所以面对新技术更容易转型成功。
但是网站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比如杭州的报纸只需要跟同城的几份报纸竞争,但是网站却要同时应对商业门户、垂直内容网站和其它媒体的地方站等各方力量。如果说优势,主要是作为党网,虽然流量比不上商业网站,但是总体体量不大,也能获得政府的支持。
观媒:目前的新媒体运营遇到了哪些困难?
吴幼祥:主要是这几年微信开始做不上去。我分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我们的原创能力不足,内容多是转载。现在配备的主要是编辑团队,没有记者。网站原有的记者也很难生产高质量的文章或者独家信息。其次,杭州地区自媒体大号太多,受众的注意力被稀释了,即使我们微信的粉丝量很大,但是公众号的打开率并不高。然后就是营销方面的劣势明显,商业公号是以运营定内容,我们更多是拿着内容等营销。
原标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