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广州日报 | 2016-01-15 15:17
今天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20周年,为此,广州日报推出28版特刊。
1、致读者
20年前,1996年1月15日,经中宣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选定广州日报为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一年后,试点成功验收,遂向全国推广。自此,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高歌猛进。国运兴,报运兴。
20年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不辱使命,“广州日报现象”载入史册,广州日报成为“优质”的同义词。至今保持行业史上“N个”第一 ——连续12年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三甲,广告收入22年冠全国纸媒之首。
20年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广州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与珠三角百姓水乳交融。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使得阅读党报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有你真好,广州日报!”是许多广州人的心声。
20年来,从报纸到集团,从厚报到优报,从纸媒到智媒,从广告产品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抓紧每一个机遇,与时代互融相加。
20年来,从追求最出色新闻到率先上市资本运作,从自办发行到电商物流,踩准每一个节奏,与时代融会贯通。
世界是平的,并不是只有互联网可以“+”,传统行业的佼佼者更可以“+”。20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走出了一条不断深度融合新时代特色、新生产力、新经济形态的转型涅槃之路。
时代在变,“融时代,创未来”的信念不变。从一张报纸到今日的“1+N”全媒体传播矩阵,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早已炼就“+”精神,锻造跨界融合媒体航母,敢于扬眉搏击互联网大潮。
20年,弹指一挥间,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深刻变化,广州日报人初心不改。面对全新挑战,全力向前,永不停步!
2、全媒体采编系统今启用
今日,广州日报全媒体采编系统开始启用,它标志着广州日报正形成“一套系统、滚动采集、滚动发布、多元产品、多媒出版”的现代传播体系,建立起24小时即时新闻快报体系,为广大读者客户提供更贴心的资讯服务。
广州日报全媒体采编系统全面启用后,将为新闻采编提供功能更强、更易用、安全、高效的技术工作平台。借助新技术、新载体、新手段,创新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方式,让传统主流媒体成为拥有广泛受众和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新兴主流媒体。有针对性地提高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将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拓展到新兴媒体,激发和凝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巩固扩大主流舆论阵地,形成推进改革发展强大正能量。
新系统启用后,广州日报将凭借强大的信息库功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活服务信息,特别是泛珠三角地区生活服务信息。借助系统的统一报料功能,读者客户的新闻报料将得到及时响应。各种新闻信息也将借助系统的“一键发布”功能即时发布到广州日报数字报、广州参考、大洋网、微博、微信、微视频、二维码等“1+N”全媒体产品集群,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世界最新动态。同时,广州日报将借助新系统严把新闻产品质量关,严防各种假新闻、假资讯,确保读者和客户收到的新闻资讯服务货真价实。
3、中央编辑部 启智媒时代
如果把广州日报率先开启党报“厚报”时代算作广州日报的1.0、“优报”算作2.0、全媒体算作3.0的话,那么,在一次次开创历史、引领潮流之后,今天我们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4.0版本——智慧媒体。
2014年12月1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率先成立“中央厨房”模式的中央编辑部,正式开启智媒时代。
中央编辑部由广州日报夜班编辑中心、全媒体中心(含数字新闻实验室)、音视频部以及大洋网等组成,主要承担新闻的组织策划、内容采集、信息集成、把关发布等职能,包括广州日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新闻客户端、大洋网等新媒体产品的维护与更新,以及广州日报主要新闻版面的编辑工作,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中枢平台。
目前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在全国媒体微信排行中长期位于前十,广东地区媒体微信排行位于前三,荣获微信2015年度优秀媒体公众号奖项。广州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创造的热点话题多次刷新全国热门话题榜,去年单条阅读数最高至2.6亿,引数百万网友转发评论。
统一指挥 统一把关
作为“中央厨房模式”的全媒体数字化采编部门,中央编辑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一起来揭开其神秘面纱。
中央编辑部的主任由广州日报总编辑兼任,下设内容总监、技术总监和执行总监。在中央编辑部的统筹指挥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变革内容生产方式,创新采编业务流程,建立起了“统一指挥、统一把关;滚动采集、滚动发布;多元呈现、多媒传播”的全媒体内容生产体系。
为了便于一体化运作,中央编辑部下辖部门的所有主任和编辑全部集中在同一个空间内办公。各位主任在负责自己分管工作的同时,还要打通轮流值中央编辑部的班,负责组织召开编前会,统筹新闻的策划、采集、编辑、把关工作。根据实践情况来看,物理空间的改变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沟通的效率比以前明显提高,工作的协调性也大大增强。
这样,记者采集回来的文图、音视频等多种形态的新闻素材,经过中央编辑部统一把关、集成之后,按照平媒、网媒、掌媒各自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做到新闻内容的一次采集、多次发布、多元呈现、多媒传播,达到传播效应叠加和效果最大化,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滚动采集 滚动发布
为了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集团依托中央编辑部这个中枢平台,对报纸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彻底改造,建立起了全天候即时发稿的采编生产流程。
一是记者即时交稿。对于突发新闻和需要滚动发布的新闻,要求记者到达现场确认可靠信息后,10分钟内发回140字左右的快讯,2小时内发回约500字的消息,如有可能全部要求配发照片和音视频。
最后,记者还须采写一条最为完整、纵深的新闻稿件,与新媒体平台上已经刊发的稿件形成递进、差异和错位,晚上提交供报纸版面采用。
二是稿件加工改写。在中央编辑部新设基础编辑岗位,抽调10名素质全面的资深编辑,组成类似“内部通讯社”一样的编辑小组,负责新闻策划、采编对接、稿件改写等工作。基础编辑就如同报纸采编和新媒体之间的一个“转换器”,将采访部门的优质新闻资源激发、挖掘出来,源源不断地引流到新媒体平台上来。
4、广州参考APP今日正式上线
今天,传承着广州日报人血脉的广州参考APP正式上线!广州参考包括新闻APP、公众号等系列产品,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新媒体高端品牌。在短短一个月试运营期间,广州参考的注册用户和粉丝快速增至30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广为传播。
作为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客户端,广州参考扎根本土,聚焦广州发展热点;岭南视角,透析国内外政经大势,以新闻热辣、观点独到、思想深邃、形式活泼的特色,在众多新闻APP中独树一帜,让主流用户摆脱资讯泛滥的困惑,轻松享受阅读与思考的乐趣。
在过去一个月中,广州参考给用户奉献了大量高品质的新闻资讯和独到见解:恒大再度夺冠,广州参考讲述幕后故事;省市全会召开,聚焦和展望“十三五”蓝图;二孩政策落地,深读这一政策深远影响;习马首次会面,速递记者从新加坡发回的直击报道;巴黎恐袭事件,深入剖析世界反恐形势……
广州参考还推出很多有影响力的互动活动:2015岁末,推出“新年送祝福”活动,数十万用户通过广州参考APP,向亲朋好友表达诚挚祝福,而那句最暖心的祝福语——“放心,有我”,更是在跨年夜登上小蛮腰,成了年度流行语;2016年初,又推出“广州十大热词评选”活动,让市民来评判这座城市过去一年的发展,亮出自己心中的分数。
正如“放心,有我”这句最暖心祝福语,广州参考将提供更多优质原创新闻,当你渴求精品新闻资讯时,请记得他,打开他!
5、大洋网“广报汇”APP上线
今天,大洋网借力全集团资源,推出“广报汇”客户端,整合“广报系”媒体产品、电商物流产业、社区服务,为用户献上贴心实惠的移动互联网政务、生活服务。大洋网页端同步优化结构,改版刷新地方门户属性,立足广州瞭望全国博览世界。创新“W.A.W.T”模式,一步进入互联网南大门。
“广报汇”不单是新闻在移动互联网的分发渠道,甚至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让用户看或者读,这只是常规标配。“广报汇”生而为用,为用户创造更多“用”的属性。
现在,有了“广报汇”,大洋网得以革命性开创媒体“W.A.W.T”新格局——网页Web、应用App、微信Wechat、终端Terminal矩阵一气呵成。全方位播报新闻、接入生活服务,为个人用户开放自定义服务,为企业用户创造电商环境,让政务用户了解民意上传下达。
我们将把“广报汇”打造成“新闻+服务+政务+社区+电商”的多元平台,四端并合发力,汇聚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为用户奉献全面服务。
“广报汇”期待开启互联网的南大门。立足广州,辐射华南,乘风“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汇聚民间智慧聚焦这片创新热土。
大洋网政务网群的党群桥梁作用在“广报汇”得以提升,创新了更多——手机直播时政权威发布、网民在“市民议政厅”中与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对话。将社情民意汇聚成大数据输出,让管理部门用好舆情,为市民创造更多价值。我们期许的政务平台充满阳光,更多的意见交换意味着更深入理解对方,通情,则达理。
坐言起行,无论用户是用电脑上大洋网,还是用“广报汇”客户端,抑或打开集团旗下的微信公众号,还有展望将来的智能广告终端,都能连接“广报”。为用户知天下,为市民办实事,为企业创造财富。所以,请用户放心,无论在哪里都有我,广州日报。
在“广报汇”上,这份承诺已具象化到“广报键”中,正是这个按钮汇聚一切。一键看直播、一键办事、一键看报牛刀小试,未来一键登报、一键读新闻、一键购物……已在筹划当中,移动互联网势如破竹,聚合型平台风头正劲。
让广报汇聚一切,服务于你。